湘阴县长仑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应用(24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2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总是不禁(jīn)想起那些年轻的面容,他们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奋斗成就了“可爱的中国”。一百多年前,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光。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zhěng)救民族危亡、悍卫民族尊严、民族力量,掀(xuān)起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展现了革命英雄的气魄。在革命征程上,青年的英勇战斗事迹不胜枚举,他们为人民的江山打下了最滚烫、最壮美的底色。
在新中国的大地上,青春的汗水,汇入巩固人民政权、打造崭(zhǎn)新江山时代大潮。改革开放中,广大青年发出“我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强音,一张张亮丽的青年名片在时代画卷上。
步入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扬并继承了前辈先贤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禁(jīn)B.拯(zhěng)救C.掀(xuān)起D.崭(zhǎn)新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悍卫B.气魄C.不胜枚举D.韶华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暴发妙手回春凝聚印刻
B.爆发力挽狂澜凝结雕刻
C.爆发力挽狂澜凝聚印刻
D.暴发妙手回春凝结雕刻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合逻辑B.缺少主语C.句式杂糅D.用词不当
综合性学习(5分)
5.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小林要参加某社区的“语文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帮小林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2分)
救百病千家治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上联:妙手回春下联:灵丹济世
(2)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3分)
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结账时服务员表示: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小林母亲准备照做。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
6.名句名篇默写(7分)
(1)念天地之悠悠,。(2),柳暗花明又一村。
(3)有约不来过夜半,。
(4)杜牧《泊秦淮》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5)《登飞来峰》中的“,”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相近。
二、古诗词阅读。(6分)
【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①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乙】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②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③,中兴④赦令疾风雷。悬知⑤寒食朝陵使⑥,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①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②白发将军:指式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③深雨露:比雨露还要深。④中兴:指中兴之君,即宋高宗。⑤悬知:预测,料想。⑥朝陵使:指朝祭帝王陵墓的使者。
7.甲乙两首诗歌的标题,分别用“收”和“”等词点明了诗歌的创作背景。(2分)
8.甲诗抒情直接,乙诗情感含蓄,尾联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结合两首诗歌的尾联,分析诗人不同的喜悦之情。(4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节选自《活板》)
【乙】①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钗,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侔①鬼神。世多谓前古民醇②,工作率多卤拙③,是大不然。古物至巧,民醇故也,民醇则工不苟。
②后世风俗虽侈,而工之致力不及古人,故物多不精。
(节选自《梦溪笔谈器用》,有删改)
【注】①侔:齐,相等。②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