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三大改造》分层作业.docx
文件大小:596.43 K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8.64千字
文档摘要

历史

第PAGE13页共NUMPAGES13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三大改造

A卷(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4年3月底,全国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9.5万多个;到夏季,有农业生产合作社11.14万多个;到10月初,全国发展到22.9万多个;到年底,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发展到49.7万多个。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主要方式就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

【知识点】三大改造

【难度】★

【题型】选择题

2.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材料意在强调(???)

A.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B.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C.土地改革存在严重不足 D.人民公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体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存在的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A项正确;题干没有农业合作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比较,排除B项;题干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土地改革引起的,排除C项;人民公社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知识点】三大改造

【难度】★

【题型】选择题

3.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点】三大改造

【难度】★

【题型】选择题

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B

【解析】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采取的是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的是公私合营的方式。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与“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知识点】三大改造

【难度】★

【题型】选择题

5.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D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史实,历史结论是基于史实等的科学论述而得出的结论。由此可判断,A、B、C三项属于历史事实,D项是基于三大改造的科学论述而得出的结论。

【知识点】三大改造

【难度】★

【题型】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年底,全国农村入社户占总农户的96.3%;90%以上的手工业劳动者加入合作社;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土地改革之后,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又开始暴露出来,一些资本家采取各种违法手段牟利,损害了国家利益。同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有所发展,资本家常用不正当手段与国营经济竞争,破坏了国家的购销计划和价格政策。而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