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1241年,蒙古第二次西征,与波兰-日耳曼联军在东欧平原展开激战。据记载,当时蒙古军队中隐藏着一种神秘的黑魔法,能瞬间击穿骑兵的铠甲,所到之处伴随着巨响和烈焰。当时联军士兵吓坏了,惊呼这是来自中国的喷火龙。Q:何为中国的“喷火龙”?
辉煌、创新、赓续——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我国古代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01无比骄傲的科技之光02闪闪发光的文化之星03整合创新的文明气象04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目录
01无比骄傲的科技之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天文
Q: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6-79页,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并结合下列提示,分别为这些成就制作一张名片。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天文学发展历程:优势:作用:发展历程:作用:发展历程:作用:代表人物:成就:
1.印刷术在文化领域促进了书籍传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火药在军事领域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历史的发展进程;3.指南针在航海领域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Q: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我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在哪些领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宋元时期是中国自然科学最辉煌的时代,其科技输出决定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形成。”——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02闪闪发光的文化之星——理学文学史学
程颢程颐朱熹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司马光文化展馆文化群英会要求:同学分成三个小组,阅读教材80-82页,根据下面提示,评选你心目中的“文化之星”。(2分钟)从人物生活时期、地位、思想主张及影响等角度介绍。展馆一:思想领域展馆二:文学领域从人物生活时期、代表作品、词风、地位等角度介绍。展馆三:史学领域从作品、体例、内容、价值等角度介绍。
贞节牌坊:封建时代为表彰丈夫去世后守节、殉节的妇女建立的牌坊材料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熹《四书或问》材料2: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人各巧诉于理,而视民如异类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积极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消极影响:强调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精神追求Q: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理学思想的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成就多样领先世界
03整合创新的文明气象——探科技文化发展之因因
Q:阅读导言、观察目录,结合本单元所学,探究辽宋夏金元的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单元导言:宋元时期经济持续发展,商业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宋代局部统一,元朝大一统,社会局面相对安定。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中外往来密切,交流互鉴。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对外交流:
辽宋夏金元时期(10—14世纪)是中国科技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各政权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需求和文化交流,进行了诸多创新。如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前代就有雕版印刷;战国有司南,宋朝改进为指南针并用于航海;还有火药,唐末已经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又研发了更加实用战争的火器。在文化方面也是融合了前代的成果,唐诗、宋词、元曲几乎一脉相承;儒家思想融合了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形成了理学;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延续了《史记》的思想,弥补了它的不足。总之,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存在纵向继承、横向创新的特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继承与创新Q:齐读下列材料,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文化发展更深维度的原因是什么?
04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责任担当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创新中超越。我们要有为天地立心的精神追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担当,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传承,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志向。
门类代表人/物成就科技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天文学文化思想宋词元曲史学书法绘画毕昇罗盘火铳沈、苏、郭程朱苏、李、辛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王祯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宋元时期,火药更多地用于战争;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十二气历”、《梦溪笔谈》;水运仪象台;简仪、《授时历》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理学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关、马、王悲剧《窦娥冤》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苏黄米蔡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苕(tiáo)溪诗卷》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