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某涉执房地产处置司法评估纠纷;;本章目录
第一节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第二节房地产估价的要素
第三节房地产估价的需要
第四节房地产估价原则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房地产估价行业与估价制度;第一节房地产估价的概念;※专业房地产估价与非专业房地产估价的区别:
(1)估价主体及其限制不同
(2)估价方法和估价程序不同
(3)估价结果的载体不同
(4)估价结果的公信力不同
(5)估价结果的影响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
/jrzb/html/2010-01/06/content_221087.htm?div=-1
(6)估价活动的报酬不同
本课程的房地产估价均指专业的房地产估价活动!;根据估价结果的用途和作用不同,房地产估价可以分为鉴证性估价和咨询性估价。鉴证性估价是指向第三方提供证明或公证的估价,如征收估价、司法处置估价;咨询性估价是指为委托人自己使用的估价。咨询性估价是指向委托人或第三方提供决策参考的估价,如房地产转让估价等。;;※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的异同:
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的相同点在于:
估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相同或类似。
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的区别在于:
(1)行业发展背景不同
(2)估价对象范围不同
(3)所属学科领域不同
(4)估价依据不完全相同
(5)估价师执业范围不同;;;;;;本章目录
第一节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第二节房地产估价的要素
第三节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第四节房地产估价原则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房地产估价行业与估价制度;第二节房地产估价的要素;一、估价当事人:是指与估价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房地产估价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估价委托人等。
二、估价目的:委托人对估价报告的预期用途。
三、估价对象:又称为被估房地产、估价标的、估价客体等,估价对象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权益。
四、价值时点:是指估价结果所对应的时间,又称为估价日期、价值日期、估价时点、估价基准日等。
五、价值类型:是指所评估的???价对象的某种具体价值,包括价值名称、价值定义或价值内涵。
六、估价原则:是指估价所依据的准则或标准。;七、估价程序:是指完成估价项目所需要做的各项工作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列的先后次序。
八、估价依据: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委托人提供的资料以及估价人员自己收集的资料等。
九、估价假设:是指估价师对估价活动所必须的、但尚不能肯定、而又必须予以明确的前提条件。
十、估价方法: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修正法以及其他创新方法等。
十一、估价结果:是指估价师通过估价活动得出的估价对象价值的专业结论,其载体为估价报告。
十二、估价报告:是指房地产估价机构和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向估价委托人所做的关于估价情况和结果的正式陈述。;本章目录
第一节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第二节房地产估价的要素
第三节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第四节房地产估价原则与职业道德
第五节房地产估价行业与估价制度;一、房地产估价的内在需要
(1)房地产产品的异质性
(2)房地产价值的高大性
(3)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性
(4)对房地产价值和价格判断的主观性;※完全市场的条件:
(1)同质商品
(2)交易者众多
(3)交易者能自由进出市场
(4)交易者掌握完全的价格信息
(5)市场规模巨大
(6)交易者无串通共谋行为
(7)交易者追求利益最大化
(8)商品可转让且可移动。
不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即为不完全市场。;二、房地产估价的现实需要(估价目的)
(1)房地产抵押的需要
(2)房地产征收与征用的需要
(3)房地产征税的需要
(4)房地产司法拍卖的需要
(5)房地产分割或合并的需要
(6)房地产损害赔偿的需要
(7)房地产保险的需要
(8)房地产转让和租赁的需要
(9)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的需要
(10)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需要
(11)房地产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