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物质和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跃升。随着城市化进程在多方合力不断推进下,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物质、文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经进入了汽车家庭的时代,汽车生产、销售、保有量等均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居民住宅小区中车位难寻、买车容易停车难等现象和纠纷日益增多。本文将试图通过对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的权属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法律的引导,使得各方能合理合法的讨论地下停车位的归属权,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可合理利用小区的地下停车位,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
关键词:地下停车位;物权法;权利归属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 住宅小区停车位的种类 1
1.1 停车位的分类及权属问题 1
1.2 小区中的地面停车位 1
1.3 首层架空层停车位 2
1.4 独立建设的停车位 2
1.5 地下停车位 2
1.5.1 人防工程地下车位 2
1.5.2 非人防工程地下车位 3
第二章 地下停车位的权属问题易引起争议的原因 4
2.1界限模糊,缺乏可操作性 4
2.2不同类型停车位的权属问题待明确 5
2.3停车位归权属登记制度尚待完善 6
第三章地下停车位权属的分析 7
3.1地下停车位是否计入公摊面积 7
3.2地下停车位是否由开发商独立建设 7
3.3人防工程改造车位的所有权 8
第四章完善停车位权属制度 9
4.1明确法定停车位,满足公众需求 9
4.2明确各类型停车位的权属 9
4.2.1明确属于业主产权的停车位 9
4.2.2明确属于开发商产权的停车位 9
4.3细化法律规定,使其具备可操作性 10
4.4加快完善停车位权属的登记制度 10
第五章地下停车位常见法律纠纷的维权建议 12
5.1最新的《民法典》关于停车位权属及收益的明确 12
5.2住宅小区停车位维权的建议 12
5.2.1由业委会出面维权 12
5.2.2由业主出面维权 12
5.2.3由所有权人出面维权 13
第六章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住宅小区停车位的种类
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较2020年增加了0.23亿辆,同比增长6.18%,其中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较2020年增加了0.21亿辆,同比增长7.47%。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城市的土地资源稀缺,而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却急速增长,停车位紧张、费用高、停车难、外来车辆难管理等问题和矛盾已经日益激烈。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权属到底如何划分,相关利益群体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长期的争论,由此也引发开发商、物业以及业主之间各种与此相关的矛盾。
笔者观察发现,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颁布多年,《民法典》颁布后亦进行了全社会普法,但依然有很多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以及众多业主对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的权属问题不是很清楚,一旦发生纠纷,也不知道该如何维权。因此本文将对住宅小区停车位,尤其是地下停车位的权属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如何完善地下停车位权属和管理,以及业主出现地下停车位权属争议该如何维权等给出建议。
停车位的分类及权属问题
在小区里,我们随处可见的用白线画着的一个一个紧挨着的长方格,不论是地面还是地下,是指专用于停车而是用的规线位置。而所谓的停车位,主要包括开放式和封闭式的两类,开放式的车位是指通过白色轨线划定范围和位置的车位,而封闭式的车位则具有封闭的空间,其外观特征类似建筑物。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存在的停车位,这些车位通常可以在居民的居住的小区中存在。
那么停车位到底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从法律层面来看,产权归属有何区别?下文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做一归纳。
小区中的地面停车位
地面停车位,是通过在地面直接划出规线,也就是规定在小区单元所有人共同拥有使用权的地面上的,专用于停车的区域。
那么地面停车位的产权归属该如何界定呢?由于地面停车位是在地面的公共面积上通过规线来确定范围和面积,其界定的基础是在该小区建筑物所有权人共同共有使用权的土地,那么地面停车位的产权的权属,就相当于土地使用权的权属。
但开发商将开发完成的小区住宅的房屋出售而业主也办理了产权转移登记后,业主作为建筑物的所有权人也就按份共同共有该住宅小区的全部土地使用权。所以,住宅小区的地面车位的权属随着土地使用权一起转移为小区的全体业主共有,地面车位也就属于小区全体业主共有。
首层架空层停车位
位于单元楼首层的架空层停车位,全部都位于建筑物的底部,以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