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系统培训课件欢迎参加现代养猪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培训。本课程将全面介绍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系统,帮助您掌握智能养猪的核心技术与管理方法。
课程目的与收益掌握系统功能通过培训,您将全面了解主流猪场系统的各项功能与操作方法,从基础数据录入到高级分析功能,建立完整的系统应用能力。提升管理效率学习如何利用系统工具优化日常工作流程,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智能化发展
猪场数字化的行业背景行业现状截至2024年,中国养猪业信息化率已达75%,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猪企信息化率更是接近95%,形成数据驱动的经营模式。竞争环境数据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精准化、智能化成为行业标准。传统猪场面临转型压力,数字化能力决定未来发展空间。技术趋势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养猪业,从饲养、防疫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已成为可能,智能养殖设备普及率逐年提升。
猪场系统定义与发展1初期阶段(2000-2010)单机版软件,主要用于基础记录与统计,功能简单,信息孤岛明显。2发展阶段(2010-2018)B/S架构兴起,实现初步联网与数据共享,基本覆盖猪场主要业务流程。3成熟阶段(2018至今)云平台、Web服务成为主流,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支持远程操作与多终端同步,移动应用普及。
系统核心价值经济效益降低人力成本15%,饲料浪费下降10%风险管控减少疾病爆发风险,提升出栏效率数据驱动全程溯源与数据分析优化决策系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经济收益上,更在于通过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帮助管理者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从饲料配比到疾病预防,从母猪繁殖到肉猪出栏,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系统整体结构图信息采集层包括各类传感器、RFID、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数据管理层负责数据存储、处理与安全保障业务应用层提供各类功能模块与用户界面决策分析层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分析引擎
系统部署方式公有云部署适合中小型猪场,投入成本低,无需自建服务器,按需付费,厂商负责维护升级。特点是部署快速,但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私有云部署适合大型猪企,自建数据中心,数据自主可控,安全性高,可定制化程度高。缺点是前期投入大,需要专业IT团队维护。本地一体化适合网络条件差的地区,系统与服务器打包,不依赖外部网络,但功能相对有限,升级需要现场服务。
新型猪场生产模式智能饲喂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精准控制饲料投放量与时间,减少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系统可根据猪只生长阶段自动调整饲喂方案。环境智能控制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自动调节通风、加热、降温设备,为猪只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个体识别追踪通过耳标RFID或生物识别技术,实现猪只个体数据全程追踪,从出生到出栏的全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
用户与权限管理超级管理员拥有全部系统权限场长/主管查看所有数据,管理核心设置一线操作员负责日常数据录入与执行猪场系统采用多级用户权限管理机制,根据岗位职责精细划分权限。权限可自定义分配,确保数据安全与操作规范。系统支持操作审计,关键操作需要多级审批,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异常。
主界面操作演示系统主界面采用直观的仪表盘设计,显示猪场实时生产数据、库存状况与健康预警。左侧导航栏包含各功能模块入口,顶部快捷按钮提供常用功能一键访问。用户可自定义仪表盘内容,将最关注的指标放在最显眼位置。通过色彩编码,系统直观显示异常指标与预警信息,帮助管理者快速识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基础数据录入猪只基础信息录入品种、来源、批次、耳标号等信息猪舍与栏位信息设置猪舍编号、类型、容量等参数人员资料录入员工信息、岗位、联系方式系统参数设置配置预警阈值、提醒规则等
种猪管理功能功能模块主要内容操作频率档案管理血统、品种、外貌、体重记录建档一次,定期更新繁殖性能发情、配种、产仔记录按生产周期记录遗传评估遗传指数计算、后代表现季度评估淘汰管理淘汰原因、时间记录按需操作种猪管理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实现对种猪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完整记录种猪的繁殖性能和后代表现,系统可自动计算关键指标,为种猪选择与淘汰提供决策依据。
配种管理模块21天发情周期系统自动计算母猪发情周期85%受胎率配种成功率目标与监控2.4次平均配种次数每胎平均人工授精次数配种管理模块提供完整的母猪发情检测、配种计划制定与执行跟踪功能。系统自动根据母猪历史数据预测发情时间,通过配种日历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操作。配种后,系统自动计算各项指标,分析配种技术员工作效率与配种成功率。
妊娠与分娩管理妊娠监测自动计算妊娠天数,提醒适时检查异常预警流产、返情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分娩记录产仔数、死胎数、初生重等指标记录数据分析分娩间隔、产仔数趋势分析
仔猪管理成活率%断奶重kg仔猪管理模块覆盖从出生到断奶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初生记录、断奶转群、防疫接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