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分析报告
专业进展背景
1988年原中心工艺美术学院将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将室内设计专业内容扩展至室外环境设计,随之,全国高校纷纷设立该专业。在当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快速进展的境况下,为了准时满足城市建设对室外环境设计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立,极大满足了时代进展的要求。大力拓展学科,开设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是近十年来国内高校实现跨越式进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以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起点,进展艺术类、设计类专业及学科是很多学校设立该专业时的抱负与愿望。因此,伴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进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短时间内在国内数百个院校建立起来。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格外广泛的学科内涵,使不同院校能从不同角度切入办学方向,另一方面,这也是快速进展时期必定带来的结果,因而难免消灭办学思想和教学水平的差异和缺乏,以及对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生疏上的偏差。如何在快速进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廓清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成为该专业进一步进展的关键。针对我院的状况我们将环境艺术设计特点归纳如下:
—、专业概念与内涵的特点
目前普遍存在学术术语使用不标准的现象,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常常遇到以“环境艺术”或“环艺”来表达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无论是出于简化名称还是对其真正内涵的模糊生疏,都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安康进展。尤其在国际沟通当中,往往由于学术术语的不标准或缺乏与国际相接轨的学术名词表述,引起误会或要用颇多的言辞予以解释,这种状况屡见不鲜。实际上,“环境艺术”有着其自身的内涵,它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艺术形式,作品强调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以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颜色、比例尺度等造型西言的表现,使作品融于环境的气氛之中。作品形式包括环境雕塑、壁画、装置、大地艺术等,相应的专业在欧
美国家大学中也多有设立。假设说“环境艺术”是艺术家更多地依托具体环境并通过其作品表达他们的抱负和观念的艺术形式,那么“环境艺术设计”则赐予设计师更多的社会责任,其表现形式除具有艺术审美和精神需求之外,具体的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也制约着设计与创作,事实上它已是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设计分支学科,具有多种专业内涵和属性。这就是“环境艺术”独有的特点。由于它是介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二、环境艺术室内、外设计关系的特点
在国家学科名目中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专业,其专业内容包含室内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即以争论和设定室内空间、光色、家俱、陈设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室内设计,以及争论和设定建筑、绿化、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设施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的环境景观设计。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立以来,环境景观设计借助于室内设计专业的母体快速成长壮大,加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专业学术内涵的渗透与融合,“室内”与“室外”由“环境艺术设计”建立之初的两个专业方向渐渐走向两个相对统一独立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从单一专业成长为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名称、由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专业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建立。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室内与室外环境设计教学各自走向系统与专业;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行业渐渐成熟起来。今日,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领域,环境景观设计行业已形成与室内装饰与设计行业两分天下之格局,对更加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实践对专业化人才培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社会分工的不同正分化着原有合二为一的专业教学构造。
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从单一的室内或室外综合起来,比方说现在室内设计中大多会运用到绿化和浮雕等室外设计手法等,室外环境设计其实也就是一个对很大的室内做设计的观点,中庭,门厅,展现??等都从环境艺术设计细分出来,但是每个学生都的对这些有所了解有针对的学习,看自己侧重那个方向,特别是我们学校这种高职高专的特性更加留意对学生全面性及侧重点的教育。在继承强调宽根底厚积存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
根底上,强化专业方向内的深入教学,为建立相对独立的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教学构造进展理论争论和学术实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尽一样,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也各有千秋,无法强求一律,也无须强求全都。提倡多样的、多层次的、各具特色的办学,成为建设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必定选择。我们应当有针对性的为社会供给人才。
三、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的特点
我们系现在尽量通过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