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
文件大小:53.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第9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学习革命党人为革命理想甘愿牺牲,认识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武昌起义

难点:理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由中国智能工程研究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主办的全球华人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工作会议日前在京举行。据介绍,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主体论坛9月将在香港举办。8月至11月在武汉、广州、南京三地举办专题论坛。与会代表认为,在香港举办该论坛意义重大,以此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先贤的光辉业绩。

——《光明日报》2011年2月28日

辛亥革命是如何爆发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到今天还如此重视辛亥革命?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辛亥革命》回答疑问。

自主学习

革命志士的奋斗依据课本44—45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背景:

时间:

过程:

意义:

探究新知

革命志士的奋斗

1.分四个小组,完成下列表格并讲述革命先烈故事。

学生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

出示孙中山《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点拨:孙中山此篇作于1907年2月3日,辞正调永,情真意挚,气魄恢弘,境界远大。全诗哀挽死者,激励生者,慷慨悲歌,沉雄豪壮。

了解秋瑾牺牲历史

出示林觉民图片及《与妻书》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2.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试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这些起义起到了什么作用?

缺乏群众基础;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领导不力。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党人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二、武昌起义

1.依据课本内容说出武昌起义的背景、时间、主要力量、过程等。

2.依据课本内容结合右图分析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运动。

合作交流

1.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识读教材《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1)清政府统治已经失去人心。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

(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4)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积极参加革命。

2.如何理解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特别是主要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辛亥革命候国内民主氛围非常浓厚,言论、出版、结社相对自由,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课堂小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