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认识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侵略战争)之分,客观辩证的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深刻认识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通过展示《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认识中国与英国的地理位置,形成基本印象;展示《鸦片战争形势图》认识鸦片战争的基本过程;展示《英国割占香港岛》和《开放五口通商》示意图,加深理解鸦片战争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消极影响。(时空观念)
3.通过阅读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认识鸦片的走私和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史料实证)
4.引导学生运用图文材料和视频资料,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清政府惨败原因以及鸦片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历史解释)
5.引导学生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非正义侵略战争,以此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通过学习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和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感悟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出示罂粟花、罂粟果、鸦片图片,简单介绍他们的用途,这束花和中国近代和西方的第一次战争有关。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鸦片战争
自主学习
1.鸦片战争之前英国经济发展及中英之间的贸易情况如何?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是什么?
2.鸦片的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说出林则徐禁烟的过程和结果和意义。
3.鸦片战争的时间、经过、结果。
4.《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有哪些?
5.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探究新知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出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左图说明了什么?对中国的影响如何?(英国向中国输出的鸦片逐年增加。对中国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2.材料研读:
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材料二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依据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认识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决心和勇气以及虎门销烟的科学性。
3.说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如何评价林侧徐?
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被称为“禁毒第一人”。
5.和虎门销烟有关的纪念活动有哪些?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6月3日:国际禁烟日;6月份:我国禁毒宣传月活动。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出示两幅图片,通过两幅图片,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
点拨:战争前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制度,英国已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中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英国对外侵略扩张。
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英国《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是否会发动鸦片战争?
点拨:英国要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依然会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中英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清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调动10万人马,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只有4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结果却死了1个总督2个提督7个总兵2个都统和数千名士兵,而英军损失百人上下,以武力立国的大清王朝面对坚船利炮无能为力,屡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
提示: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分析。
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