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00字.pdf
文件大小:60.6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00字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600字:
”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
斯基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真谛。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
上就是阅读能力,有思考的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首先就出现在阅读上。
读不懂课本,读不懂材料,读不懂新闻,读不懂评论。用他们的话来
说就是:“我每个字都懂,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在讲什么。”此时,一
般我都会问一句:“你具体哪个地方不理解呢?”大部分学生都会说:
“都不懂!”
“都不懂”三个字正正说明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或
懒于思考,或不懂思考。懒于思考的,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改掉习惯
即能提高学习效果。不懂思考的,则是学习能力问题。可能就如苏霍
姆林斯基所言,这是从小学就拉下的问题,从小就没有锻炼好理解能
力。也有可能是知识面太窄、视野不够开阔的缘故。古语云:“见多
识广”。见得多了,才会识得广,想得深。见都没见过,谈何思考?!
在学习上,有一个理论叫“最近发展区理论”,由维果斯基提出。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分为现有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两个方
面。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让最近发展区成为现有水平,进而不断提高
可能达到的水平的过程。
如果有两位同学,一位同学从小大量阅读,他的现有水平是5,;
另一位同学从小阅读量不大,他的现有水平是1。那么,要想这两位
同学都达到10的可能达到水平,显然前者的“最近发展区”要小一
点。前者比后者将更容易实现10的水平。
最后,如何有效地做到有思考的阅读?写读书笔记是个不错的方
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