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船用电磁计程仪 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17.9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81千字
文档摘要

1

船用电磁计程仪

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国标委发〔2025〕7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5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要求编制,计划编号为T-469,项目名称为《船用电磁计程仪》,由TC531(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TC531SC2(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会)执行,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负责编制,项目周期16个月。

(二)制定背景

GB/T4301-2008《船用电磁计程仪》已实施17年,随着国民经济和船舶行业的不断发展,船舶测速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原标准已经满足不了船用电磁计程仪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计程仪事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故需对标准进行修订,以便促进我国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三)起草过程

计划下达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成立了编制组,落实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计划安排,具体见表1。

表1标准编制任务分工

序号

标准编制单位

参编人员

任务分工

1.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罗鑫

标准主编,负责标准编制

2.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丁建军

负责标准进度协调、总体技术把关,参与技术内容分析与编制

3.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朱文莉

参考船级社检验程序,对标准检验方法进行研究。

4.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

高浩

完成准编制相关文件校对,完成标准报批的组织协调工作,协助完成编制过程中的标准化检查。

编制单位在编程过程中,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进行整理、研读。在初步分析相关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组决定在原标准GB/T4301-2008《船用电磁计程仪》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修订,并进行了校对和整理,形成了标准草案。

2

2025年6月,标准编制组在前期完成的标准文稿基础上,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与GB/T1.2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的要求对草案进行了整理和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提交至全国船舶电气及电子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航海仪器分会秘书处。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先进性:本标准基于我国船用电磁计程仪的设计生产的经验积累,结合GB/T4301-2008内容开展本标准的修订,该标准代表了当前我国船用电磁计程仪设计生产的先进技术水平。

2、协调性:本标准的编制原则是在满足各大船级社的最新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各类型式电磁计程仪的设计、生产等技术的相关经验,并综合考虑我国相关企业的制造实际情况和船舶行业标准的要求而制订。

3、利好性:本标准的提出有利于促进船用电磁计程仪设计、工艺技术的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客户口碑,保护客户利益,促进对外贸易。

(二)主要内容说明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船用电磁计程仪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适用于船用电磁计程仪的设计、生产和验收。

2.技术内容

电磁计程仪是船舶导航设备中的重要设备。本标准根据GB/T4301-2008进行修订,修订了杆式传感器灵敏度、平面传感器灵敏度、测速精度等,删除了输出信息形式、喷水试验、电源瞬态变化要求等,新增了尺寸、重量、安装、安全性、接口、外壳防护、零位稳定性等要求,具体如下:

a)修订了术语和定义,将“海上测量误差”修订为“测速精度”,保证正文前后统一;

b)删除“正常工作状态”、“满量程跟踪时间”,详见2008版本章节3.7、3.10;

c)删除组成、功能和工作方式,详见2008版本章节4.1.1、4.1.2、4.1.3,原内容调整到新版本章节4.2产品说明和章节4.5主要功能中;

d)删除结构要求内容,详见2008版本章节4.2,原内容进行修订,调整到新版本章节4.4.2安装要求中;

3

e)删除信息输出形式,详见2008版本章节4.5.4,原内容进行修订,并调整到新版本章节4.7接口要求中,增加了以太网信息输出;

f)删除电源瞬态变化,详见2008版本章节4.6.1.2,该章节内容与2008版本章节4.6.1.1电源波动要求内容存在冲突;

g)删除倾斜与摇摆要求,详见2008版本章节4.11、5.18,电磁计程仪为舱内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