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全常规教育主题班会.pptx
文件大小:3.4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2.86千字
文档摘要

安全常规教育主题班会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交通安全教育

01

校园安全规范

03

网络安全防护

04

突发事件应对

05

心理健康安全

06

家校协同机制

01

PART

校园安全规范

课间活动安全准则

在走廊、楼梯等地方要遵守秩序,不推挤、不打闹,避免发生意外。

遵守秩序

课间活动时,应文明、安全地进行,不进行危险游戏或运动。

文明活动

课间活动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不攀爬高处,不追逐打闹,避免受伤。

自我保护

实验室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设备,确保完好无损,并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01

遵守规则

实验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规则,不随意混合药品,不擅自使用未经验证的仪器或方法。

02

安全防护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03

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健康饮食

学校应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品。

03

食品储存应规范,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食品受潮、变质。

02

储存规范

严格采购

学校应严格采购食品,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安全可靠。

01

02

PART

交通安全教育

步行与骑行安全要点

遵守交通规则

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

注意观察交通状况

在过马路或行走时,需时刻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确保安全。

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车时佩戴头盔

骑行时需佩戴头盔,以保障骑行安全。

保持注意力集中

行走或骑行时,应避免分心,如戴耳机、玩手机等行为。

排队等候

在校车站点,应排队等候,不得插队或争抢座位。

系好安全带

乘坐校车时,应系好安全带,确保行车安全。

听从跟车老师指挥

在乘坐校车过程中,应听从跟车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离开座位或打开车窗。

保持车内卫生

乘坐校车时,应保持车内卫生,不得乱扔垃圾或损坏车内设施。

校车乘坐行为规范

交通标识识别训练

识别交通信号灯

认识红灯、绿灯和黄灯的含义,掌握交通信号灯的交通规则。

识别交通标志

了解各类交通标志的含义,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等。

识别交通标线

认识交通标线的颜色、形状和含义,如车道线、斑马线、停止线等。

实际应用交通标识

在模拟交通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通标识的认识和理解。

03

PART

网络安全防护

个人信息保护策略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保护个人隐私

使用强密码

防范恶意软件

不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避免信息泄露。

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定期更换密码。

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发布个人动态和照片,避免过度分享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或应用,以免被恶意软件侵害。

网络诈骗识别技巧

辨别真伪信息

不轻易相信来路不明的短信、邮件或社交媒体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账号和密码的信息。

警惕网络钓鱼

不点击可疑链接或附件,避免进入仿冒网站或下载恶意程序。

谨慎进行网络交易

选择正规、安全的交易平台,确认卖家信誉后再进行交易,避免陷入网络诈骗。

求助官方渠道

遇到网络诈骗或其他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向相关部门求助。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指南

适度使用电子设备

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游戏、社交媒体等,影响学习和生活。

02

04

03

01

保护视力健康

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后要适当休息,避免视力受损。

遵守网络规则

在电子设备上浏览健康内容,不发布、传播违法或不良信息。

安全存放设备

妥善保管电子设备,避免丢失或被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04

PART

突发事件应对

火灾逃生演练流程

熟悉安全出口

烟雾低姿态逃生

拨打火警电话

安全集合点

了解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安全出口位置,确保疏散路线畅通无阻。

遇到烟雾时,尽量保持低姿态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烟雾。

逃生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告火灾地点、火势大小及人员被困情况。

逃生后,到达安全集合点,进行人员清点,确保全部安全撤离。

地震避险动作分解

地震瞬间保护

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采取保护姿势,如抱头、躲在课桌下等,以减少地震瞬间对身体的伤害。

01

疏散逃生

地震停止后,迅速按照疏散指示标志逃生,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电线杆等易倒塌物体。

02

避难场所选择

逃生后,选择空旷地带或避难场所,避免余震或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二次伤害。

03

急救技能基础教学

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以挽救患者生命。

心肺复苏术

掌握基本的止血包扎方法,如压迫止血、绷带包扎等,以减少伤口出血和感染风险。

止血包扎

了解骨折固定原则,正确使用夹板、绷带等器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骨折固定

05

PART

心理健康安全

压力疏导方法演示

深呼吸与肌肉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