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科普知识宣教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运动习惯培养
01
健康饮食常识
03
卫生习惯养成
04
护眼小卫士
05
心理健康引导
06
日常安全知识
01
PART
健康饮食常识
认识五大营养素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油、动物油等。
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包括肉类、蛋类、豆类等。
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如米饭、面条、薯类等。
调节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如维生素A、D、E、K等。
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钙、铁、锌等。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水果、蔬菜等食材要清洗干净。
洗净双手和食材
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肉类、禽类和蛋类。
烹饪熟透
01
02
03
04
避免过期、变质的食品,注意食品的保存和加工卫生。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材
尽量减少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多吃新鲜、天然的食品。
少吃加工食品
食品安全与卫生
饮水量要适中
每天适量饮水,不要过多或过少,根据身体需要合理调整。
饮水时间要均匀
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大量饮水,应该分散在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
饮水方式要科学
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应该慢慢喝,一口一口地喝。
选择合适的饮品
以白开水为主,也可以适量饮用果汁、茶等饮品,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
科学饮水小贴士
02
PART
运动习惯培养
每日至少1小时
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每日运动时长建议
分时段进行
运动可以分散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每次持续15-30分钟。
适度增加强度
随着体能的提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以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户外活动
如舞蹈、瑜伽、体操等,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室内活动
团队运动
鼓励参加团队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包括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体能。
室内外活动推荐
运动安全防护要点
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穿戴合适的装备
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袜,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损伤。
注意运动环境
确保运动场所安全,避免在危险区域进行运动。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根据自身的体能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03
PART
卫生习惯养成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七步:必要时清洗手腕,可用手腕揉搓另一手的手腕,交换进行。
正确洗手七步法
铅笔、橡皮等文具保持清洁,不与他人共用。
文具
自备餐具,定期清洁并消毒。
餐具
01
02
03
04
每周至少清洁一次,清理书包内的杂物和垃圾。
书包
保持衣物整洁,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衣物
个人物品清洁管理
预防传染病常识
接种疫苗
按时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或与他人接触时,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接触
避免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
讲究卫生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04
PART
护眼小卫士
读写姿势规范
正确的读写姿势
身体坐直,两脚平放在地面,书本或电脑屏幕应置于眼睛正前方,保持一尺距离(约33厘米)。
适宜的光线环境
适当的休息与放松
读写时应确保充足的光线,避免在昏暗或强光环境下长时间用眼,可使用护眼台灯或调节室内光线。
长时间读写后,应远眺放松眼睛,或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以缓解眼部疲劳。
1
2
3
控制使用时间
使用电脑、平板等设备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屏幕应位于眼睛下方约15度角的位置。
保持适当距离
注意使用环境
避免在昏暗或强光环境下使用电子设备,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合理控制小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避免过度用眼导致视力下降。
电子设备使用守则
眼保健操分解教学
揉捏耳垂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揉捏耳垂,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转动眼球
闭上眼睛,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眼球10次,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
按摩眼周穴位
轻轻按摩睛明穴、太阳穴等眼周穴位,有助于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05
PART
心理健康引导
正确认识情绪
让小学生了解各种情绪的存在,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绪表达与调节
积极情绪调节
教育小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如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想象放松等方法缓解负面情绪。
情绪表达方式
引导小学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写日记、绘画、唱歌等,避免过度压抑或过度宣泄。
同伴交往技巧
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