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西服装发展史》第十章中世纪服饰.pptx
文件大小:9.03 MB
总页数:9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04千字
文档摘要

中世纪服饰;艺术与风格;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风格的首饰;Etro09秋季:拜占庭和土耳其帝国的灵感结晶;;;;一、拜占庭时期服饰;服饰面料;女装;男装;达尔马提卡;达尔马提卡;4世纪以后的达尔马提卡;藏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查理曼大帝的达尔马提卡,迄今发现的最为精美的达尔马提卡之一;达尔马提卡+帕利姆;头巾贝尔和达尔马提卡;帕鲁达门托姆(paludamentum);帕鲁达门托姆——斗篷;丘尼卡+帕鲁达门托姆斗篷;贵族服饰;是一幅东罗马帝国的美术作品,它由许多细小的彩色玻璃石子拼贴镶嵌而成。;皇后泰奥多拉的帕鲁达门托姆;皇后冠饰;鞋;二、罗马式时期服饰;比萨斜塔和比萨主教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罗马式建筑的主要代表。主教堂建于1063年,钟塔建于1174年,钟塔位于主教堂圣坛的东南面,呈圆形,高55米,共8层。;比萨斜塔;罗马式时期,服装中常见的几款典型式样是内衫、外袍和斗篷。

内衫鲜兹(chainse),法语称为查安斯,一种内外兼用的贴身衣服。

外袍布里奥(bliaut),又称为伯莱欧,也是法语译名,特指12至13世纪欧洲男女穿着的罗马式风格的束腰长袍,通常穿在鲜兹的外面。

这两款服装的基本造型都是在丘尼克的基础上加长变化而成。

;查安斯(鲜兹)-伯莱欧(布利奥);鲜兹:白色麻织物的内衣,有窄长的紧身袖子,袖口装饰着精美的刺绣。

布里奥: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喇叭袖筒形衣裙,领口呈倒三角形,有缘边装饰,其特点是具有细密绵长的褶皱外观,面料轻薄,臀跨处有带状饰物,松松地围绕两圈,在腹前打结下垂并缀有缨络。

外衣布里奥通常比内衣短,长及膝,所以从领口、袖口和下摆可以看到露出的内衣。;男布里奥;紧身背心--科尔萨基;曼特尔(mantel)是一种类似托加,主要遮盖肩膀、胳膊和背部的无袖外衣,起着保暖、挡风沙和装饰作用。

其平面结构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和半圆形的,又有带帽和不带帽的等不同款式。

穿着方法根据其具体款式可分为胸前搭系,肩上搭系和套头式三种,面???选用锦、缎,并常以金银线作缘边。;曼特尔;国王的曼特尔;头巾-贝尔;奥摩尼埃尔——小口袋;三、哥特式时期服饰;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哥特教堂的建筑形象有挺拔向上之势与冲入云霄之感。;哥特式服装的特征:垂直线和锐角的多方面运用,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哥特式初期,男女服装造型的性别区分不明显,都以宽敞的筒形为主。

13世纪,女装出现了“省道”(Dart),通过立体化的剪裁手段展现了人体的曲线美,确定了三位空间的窄衣基型。

14世纪中叶,男女服装造型开始分化,男子服装上重下轻,富机能性;女装上轻下重,富有装饰性。;划时代的裁剪法;哥特式服装;典型样式:;一种紧身外衣,由过去束腰紧身衣丘尼克发展而来,较之原来的样式有所加长,小圆领口、收紧的袖口和裙下摆常有饰边。

男子衣身较短,少装饰;女子衣身较长,而且裙摆有很多褶皱,腰带系得较高。

;修尔科(surcot);女子的科特和修尔科;男子的修尔科;科塔尔迪(右下为男子);杂色服—装饰有家徽图案的科塔尔迪;有家徽的女服;修尔科-托贝尔;豪伯莱德(houppelande);豪伯莱德;勃艮第服饰的主要特点:参见P80页;杨凡·艾克《阿尔诺芬尼的婚礼》1434年82*60cm;普尔波万(pourpoint)(紧身短上衣);普尔波万与紧身裤的组合;普尔万多与紧身裤的组合;穿修尔科的少女和普尔波万、紧身裤(霍兹)的男子;修尔科女子和两色紧身裤、尖头鞋、普尔波万的男子;15世纪的修尔科和汉宁女子及普尔波万、尖头鞋的贵族;鞋;波兰那鞋的连接方式;哥特式时期的各种女子头饰;各种造型的艾斯科菲恩;各种形状的汉宁;罗伯特康平《女子肖像》约1420-1430年40*28cm;罗希尔凡德尔韦登《女子肖像》1460年;金手镯;十字架;第十章中世纪服装;()4.罗马式时期主要服装有鲜斯与。

A.希玛纯B.布里奥C.丘尼克D.科特

()5.中世纪时曾流行过一种叫做的小口袋,用丝绸或皮革做成,上面绣有花纹,随身挂在腰际。

A.奥摩尼埃尔B.丘尼克C.科特D.修尔科

()6.在14世纪中出现了一种特别的袍裙称为袍裙,他的工艺技术标志了立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