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应用
学时总数
64
任课教师
适用专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课次
4
审批人
章节题目
1.2关系数据库
1.2.1基本概念
1.2.2基本性质
审批时间
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的概念;
2、理解关系模型的术语概念;
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1、关系模型的术语;
2、关系模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1、关系模型的键、外键、候选键;
2、关系模型的基本性质。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PPT演示,电脑和投影仪
课堂教学创新点
混合式教学方式,利用智慧树平台视频资源进行理论内容讲解。
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及切入点(可选)
讲解关系数据库,增强学生科技兴国的信念,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1.内容回顾(5分)
2.引入(3分)
3.关系数据库的概念(2分)
关系模型概念、相关术语(40分)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据概念的基础上的。但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其实就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格,每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Relation)。二维表中存放了两类数据,实体本身的数据和实体间的联系。
关系:是一张二维表。如图所示,通常将一个无重复行、无重复列的二维表看作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
表:也成为关系,由表名、构成表的各个列及若干行数据组成。每个表有一个唯一的表名。表的结构称为关系模式,表示格式为:表名(列名1,列名2,列名3,…)
上述例子关系模式可以表达为: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籍贯,出生日期,班级号)
列:表中的列也称作字段或属性,且每一列有同一数据类型,列名不能重复
行:表中的行也称为元组或记录,表中的一行就是一条记录或一个元组。
关键字:也称作码或者主键,表中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候选键:如果一个表中具有多个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候选键中任选一个可作为主键。
外部关键字:也称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