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原发性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2025版).docx
文件大小:32.46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1.05万字
文档摘要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原发性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

共识(2025版)

摘要

原发性脑干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严重的亚型,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手术机器人应用不断增加,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精准地定位血肿位置,完成微创、高效的穿刺引流手术,但临床应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指引,故本共识围绕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原发性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注意事项、围手术期管理等内容进行论述,提供领域内专家共同经验及意见,以期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前言

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brainstemhemorrhage,PBSH)通常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brainstem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中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其起病急骤,致残、致死率极高,临床治疗存在巨大挑战。既往对于PBSH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死亡率较高。据报道,血肿体积大于10mL的患者,发病24h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5分的患者,30d病死率几乎高达100%。随着医学影像学、评估方法和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干预逐渐应用于临床。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国内逐渐得到应用,为PBSH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手术机器人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精准地定位血肿位置,实现微创、高效的穿刺引流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相

比,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精准度高的显著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基于以上背景,本共识围绕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PBSH穿刺引流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注意事项、围手术期管理、临床疗效分析等内容进行论述,提供国内外专家共同经验及意见,以期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诊疗规范,为PBSH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化指引。

一、共识制定方法学

(一)共识制定专家组

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起,共邀请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科、神经影像科等相关学科104位专家参与讨论。

(二)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6月30日。中文检索词为“脑干”、“出血”、“血肿”、“原发性脑干出血”、“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机器人”、“机器人手术”及“手术治疗”等,英文检索词为“brainstem”、“hematoma”、

“hemorrhage”、“intracerebralhemorrhage”、“primarybrainstemhemorrhage”、“spontaneousintracerebralhemorrhage”、“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roboticsurgery”、“neurosurgicalrobot”等,通过AND、OR和NOT布尔逻辑运算符

进行关键词的不同组合检索。文献纳入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荟萃分析、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指南和专家意见等。

(三)证据质量与推荐意见等级

本共识采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theGradingof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即A、B、C、D共4级,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弱反对、强反对4级,证据质量定义及推荐分级定义见表1、2。

表1GRADE系统中证据质量等级种类及定义19111

Tab.1TypesanddefinitionsofevidencegradesinGRADEsystem?11]

证据质量等级

定义

高(A)

非常确信真实值与效应估计值接近

中(B)

对效应估计值有中等程度信心:

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接近,但仍存在二者不同的可能性

低(C)

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存在很大差异

极低(D)

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不同

GRADE: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

表2GRADE系统中推荐意见等级种类及定义911]

Tab.2Typesandde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