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护理.ppt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45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可分两类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并不多见,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严重糖尿病患者。

本病特点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可在数日,甚至48小时完全成熟,很少超过数周的。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

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与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只不过发病的平均年龄较早,成熟的也较非糖尿病者早,糖尿病患者中白内障高达48%。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学说渗透压或多元醇代谢异常学说蛋白质糖基化学说氧化应力学说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渗透压或多元醇代谢异常学说高葡萄糖水平使晶状体内醛糖还原酶(AR)激活,葡萄糖在AR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山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果糖。这类糖醇在晶状体内产生后不易由囊膜渗出,堆积聚集引起晶状体渗透压升高,而形成囊泡、水隙、板层分离等病理改变;继续加重则使纤维断裂,Na,C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同时谷胱甘肽、ATP、游离氨基酸和小分子蛋白质等部分丧失,影响晶状体正常代谢,出现蛋白质变性,最终导致白内障的形成。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蛋白质糖基化学说学说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糖基化过程中的中介体。由于晶状体纤维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值较高,使水溶性AGEs无法靠近细胞膜而排出,而累积在细胞内使晶状体混浊、颜色变深。当血糖值超过10mmol/L时,糖基化和糖基氧化反应发挥主要作用,此后随血糖升高,糖基化反应速率与白内障形成呈指数级增加。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及房水中主要存在戊聚糖、N一羰甲基赖氨酸、咪唑啉酮3种AGEs,三者含量与晶状体混浊及白内障发病阶段关系密切。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氧化应力学说还原性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甘油醛等在生理条件下可发生自氧化而生成α-酮醛,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由基的产生,引起晶状体脂类及蛋白质氧化,最终导致白内障形成。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元醇通路与氧化应力的关系多元醇通路的AR使葡萄糖还原为山梨醇,消耗了还原型辅酶Ⅱ,致还原型谷胱甘肽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及丙二醛水平升高。同时该通路中山梨醇脱氢酶促山梨醇转化为果糖时也产生了氧化应力,导致葡萄糖大量汇集此通路。说明氧化损伤与晶状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紊乱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对急性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影响较小,对慢性糖尿病白内障的发展可能至关重要。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病初起时,典型的表现为晶状体前、后囊下出现无数的小空泡,继之成为浓密的大小不等的小点状和小片状混浊,有如雪花;同时也可有白色条状混浊沿着晶状体纤维分布的方向扩散。这些混浊迅速扩展,导致整个晶状体变混。还可以由于晶状体皮质质突然发生高度水肿,形成膨胀期白内障,晶状体各层间的界限消失,出现水裂隙及板层分离,迅速进展为成熟期白内障。这种白内障也可随全身病的控制而缓慢进行或停止进行,甚至退行。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早期液体集合在后囊下,后沿晶体缝散开,形成星状或盘状,以后晶体即完全不透明,这时与老年性白内障不易区别。晶体较正常为小,色黄,前囊变厚,囊下有钙质沉着,后囊后壁常有沉着物。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此外,有一型极少见的晶状体改变,见于严重脱水的酸中毒糖尿病患者。检眼镜检查可见瞳孔区光反射中出现发白条纹,形如晶状体出现皱褶,往往合并低眼压,如果继续脱水,晶状体可部分或完全混浊,当脱水迅速得到纠正,血糖得至控制,这些改变随即消失。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药物治疗强化控制血糖。根据胰岛B细胞功能而定1型胰岛素(洛合锐2型二甲双胍达美康美比达--肝肾功能差甚用。改善血液粘滞度的药物。APC5omgqd-Bid。增加视敏度药物。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新药。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新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是第一类被系统研究并进行临床实验的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