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法医学课件:机械性损伤.pptx
文件大小:94.8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09千字
文档摘要

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机械性损伤概述一、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机械性损伤的过程本质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携带的能量与损伤的严重程度通常呈正相关。释放的方式一般有三种:①运动的物体作用于相对静止的人体,如用棍棒击打头部形成加速性损伤;②运动中的人体作用于静止的物体,如人体高坠形成的减速性损伤;③运动的人体与运动的物(人)体相互作用,如互殴等。

机械性损伤第一节机械性损伤概述二、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一)擦伤擦伤(abrasion)是指致伤物仅伤及皮肤表皮层,而未伤及真皮层的一类损伤。(二)挫伤挫伤(contusions,bruise)是指由钝器作用造成伤及真皮浅层或(和)累及皮下组织层的一类损伤,以皮内或(和)皮下出血为主要表现。(三)创创(wound,laceration)是指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皮肤全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的开放性损伤。(四)骨、关节损伤骨折(fracture)是指骨组织结构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中断,常见于四肢长骨、颅骨、肋骨、椎骨等。(五)内脏器官破裂内脏器官破裂(viscerallaceration)是指机械性暴力作用造成内脏器官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六)肢体离断肢体离断(dismemberment)是指强大暴力使人体遭受广泛而严重的破坏致断离的损伤。

机械性损伤第一节认识活动障碍三、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机械性损伤的检验对推断致伤物、损伤时间、判断死亡方式都至关重要,况且每一次检验对尸体都是一种毁坏,损伤亦会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相应的死后改变,如皮革样化等,因此,任何一次检验都应尽可能地认真与详细。机械性损伤检验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按步骤、按顺序进行。首先,机械性损伤的检验应按顺序全面进行,分为衣服、尸表、内部器官三个层面,既要认真观察又要各层面之间相互印证;其次,应仔细观察损伤的种类、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当局部有多处损伤时要观察与分析各损伤之间的关系;再次,应认真观察损伤处及周围是否有异物,注意提取观察到的异物,必要时对损伤处组织取样进行镜下观察;最后,对每一处损伤原则上均应拍照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对损伤在人体的分布情况进行图示等。

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损伤一、徒手伤徒手伤(bare-handsinjury)是指行为人利用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致伤工具造成的损伤。常见于事先无准备或无工具可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案件,常用的部位为手、脚、肘、膝、牙齿和头部等。(一)手所致损伤用手抓、扼压、捂、抠、掐、捏、拧及掌击、拳击等方式造成多种损伤,重者可致死亡。(二)足所致损伤(三)咬伤主要是指人牙在人体体表所致的咬伤,常常是攻击和自卫行为的反映。(四)肘、膝、头所致损伤此类损伤在实践中很难通过损伤形态进行确认,当力量比较大时,可具有外轻内重的损伤特征。

机械性损伤第二节钝器损伤二、工具伤(一)棍棒伤棍棒具有易获取、便于携带和挥动、打击力强的特点,是伤害案件中常见的致伤物。(二)砖、石伤(三)斧锤伤斧和锤均由体和柄两部分组成,易于获取、方便使用,是凶杀案件中的常见致伤物。(四)高坠伤人体从高处以自由落体运动坠落,与地面或其他物体碰撞形成的损伤称为高坠伤(injurybyfallfromheight)。(五)挤压伤挤压伤(crushinjury)的概念最早是由BywatersBeall在二战时诊治被空袭摧毁的建筑物砸压的伤员而提出的,指的是人体肌肉丰满的部位受重物挤压一段时间后,筋膜间隔内的肌肉缺血、变性、坏死、组织间隙出血、水肿。

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损伤一、刺创(一)刺创的形态特征刺创的特点是创口小而创腔深,常伤及内部器官或大血管而危及生命。刺创根据有无刺出口分为贯通创(有刺出口)和盲管创(无刺出口),此处以贯通创为例对刺创的形态特征进行介绍。(二)刺创形态的影响因素1刺器本身。2刺入部位。3刺创形成过程。

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损伤二、切创(一)切创的形态学特征切器切割常深达真皮以下而形成切创,而仅涉及表皮或真皮浅层的切割损伤称为划伤。(二)切创的死亡性质1自杀2他杀

机械性损伤第三节锐器损伤三、砍创(一)砍创的一般特征砍创以头面部多见,其次是四肢、颈部和躯干。创口一般较宽,呈棱形、明显的哆开状,创口长度与刃长基本一致,有时形成砍切创时,创口长度可长于刃长。(二)砍创的骨损伤由于砍创创腔深,常伤及深部骨质,形成损伤的形态依作用力的大小、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以颅骨最为常见且损伤类型也较多:轻者仅形成颅骨外板局部的浅表裂开,称为砍痕,常是砍器垂直或略有倾斜砍击骨骼的结果;稍重则形成平直线状骨折或舟状凹陷骨折;更重则形成可反映砍器刃部及体部特征的孔状骨折。当骨质砍创创角两侧伴有延伸的长短不同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