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犊牛疾病防控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在牛养殖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肉类、乳制品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养殖场对犊牛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然而,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初生犊牛常见疾病问题日益严重,给犊牛的健康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常见疾病如犊牛假死、肺炎、腹泻、便秘等,不仅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还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特别是在现代养殖方式下,犊牛的生长速度和密度增加,环境因素更加复杂,疾病风险也随之上升。因此,科学预防和治疗初生犊牛疾病,保障犊牛健康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笔者旨在综述和分析初生犊牛常见疾病,为养殖户和专业人士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助力初生犊牛健康成长和养殖业发展。
一、犊牛假死
犊牛假死是初生犊牛常见的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分娩时间过长导致窒息、胎膜未破裂以及脐带受挤压影响血液循环等因素。此外,胎儿体内积聚的二氧化碳在水中吸入羊水也可能导致窒息。若不积极采取救治措施,将对犊牛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1.发病原因。
(1)分娩问题。犊牛出生时如果分娩时间过长或过快,都可能会导致窒息。胎儿在子宫内停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胎盘与母体过早分离,从而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引发窒息的情况。
(2)脐带问题。犊牛在母牛体内时,脐带是犊牛与母牛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惟一通道。如果脐带受到挤压或扭曲,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胎儿窒息的情况发生。
(3)呼吸系统问题。犊牛刚出生时需要自己呼吸,但有时犊牛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胎儿体内二氧化碳过多或吸入羊水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因为胎膜没有及时破裂。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干预,确保犊牛能够正常呼吸并适应新生活。
2.防治措施。
(1)清洁口腔和鼻腔内的黏液和吸入的羊水。在初生犊牛窒息时,清洁口腔和鼻腔可以帮助恢复呼吸,可以用毛巾或纱布轻擦嘴唇和鼻孔,同时清除其中的黏液和羊水。
(2)用胶管插入气管,吸干净其中的分泌物。如果犊牛窒息严重,需要用专业工具将胶管插入气管,吸干净其中的分泌物。
(3)刺激鼻腔黏膜发生喷嚏反射。可以用草杆或羽毛刺激鼻腔黏膜,使其发生喷嚏反射,有助于恢复呼吸。
(4)使用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的药物。一些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尼可刹米,可以帮助恢复呼吸,但是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二、犊牛肺炎
犊牛肺炎是初生犊牛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养殖环节不合格、环境温度变化过大等方面。犊牛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体温升高及呼吸困难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防控,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甚至引发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因此,对于犊牛肺炎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生病的犊牛,都有助于减少犊牛肺炎的发生。
1.发病原因。
(1)养殖环境不合格。养殖环境温度不稳定、卫生条件不佳等,容易导致犊牛受寒冷影响,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肺炎。
(2)初乳不足或吃羊水。犊牛未及时吃足初乳,或者吃了羊水,导致呼吸道受到感染,易引发肺炎。
(3)环境污染。圈舍养殖密度过大,粪便清理不及时,导致细菌和病原体滋生,增加犊牛感染肺炎的机会。
(4)有毒有害气体累积。圈舍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积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犊牛的抵抗力。
(5)病原体感染。支原体等病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犊牛体内,导致肺炎发生。
2.防治措施。
(1)合理饲养管理。科学搭配饲料,保证犊牛获得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抵抗力。同时,做好圈舍防寒保暖,确保温度适宜,避免受寒冷影响。
(2)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圈舍中的粪便,保持环境干净,减少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
(3)加强通风换气。夏季要注意圈舍通风,避免高温高湿,保持空气流通;冬季要保持圈舍防寒保暖,同时也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疫苗预防。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犊牛的免疫力,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5)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初生犊牛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进行正确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三、犊牛便秘
犊牛便秘是指初生犊牛出现肠道排便不畅或者无法排出粪便的情况。该疾病通常与母乳质量、饲养管理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母乳质量差、初乳供应不足或饲养管理不善都可能诱发犊牛便秘。一旦犊牛出现便秘,将逐渐表现为采食量下降、低吼、腰背拱起、精神状态衰退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犊牛无法正常站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犊牛便秘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提高母乳质量,改善饲养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犊牛便秘的发生。
1.发病原因。
(1)母牛身体素质差,乳汁品质不高。母牛健康状况不良或营养不足,导致产下的乳汁质量较差,缺乏促进肠道蠕动的刺激。
(2)养殖管理方式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如饮水不足、饲料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