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猪腹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docx
文件大小:37.6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73千字
文档摘要

猪腹泻的中西医治疗研究

腹泻是猪场常见的一类消化道疾病,腹泻类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隔离诊治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猪患病,严重的甚至会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猪腹泻类疾病的种类较多,如何有效诊治猪腹泻病成为行业工作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因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发的一类肠道传染病,冬季和春季等气温低的季节是该病高发季节,2周龄内的仔猪是该病的高发群体,而且致死率极高,超过5周龄的仔猪发病率及致死率均下降。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猪。若仔猪饲养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吃上、吃足母乳,遭遇冷空气刺激,会极大增加传染性胃肠炎的概率。临床上,患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猪往往会突然呕吐、腹泻,排泄物呈水样状,脱水,若成年猪患病会出现短时间的腹泻、不愿进食等症状。解剖病死猪可以发现,胃内积聚大量的凝乳块,小肠和胃底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小肠壁呈半透明状,内部有凝乳块及泡沫状液体。猪传染性胃肠炎实验室诊断时,常用血清抗体检测法及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均可作出精准判定。

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并没有特效药,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腹泻症状较重的病猪可用活性炭10克+鞣酸蛋白2克治疗;为改善胃肠功能,可用稀盐酸1毫升+蛋白酶0.5克;针对高烧病猪,可肌内注射氨基比林5毫升;为预防继发感染,可肌内注射0.5%痢菌净1毫克/千克;为预防脱水,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溶液6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50毫升。或者可静脉注射10%浓氯化钠注射液20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2毫升+维生素C2毫升,早晚各1次,连用3天;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配合中草药治疗效果更佳,中兽医治疗时应遵循清热解毒、调和肠胃、止泻的原则,可用甘草5克,黄连10克,金银花、大黄炭、福林、泽泻各15克,白芍、秦皮各25克,白头翁、黄柏各30克,将上述中草药加水2000毫升浸泡半小时,文火煎熬成药液200毫升去渣后温服,早晚各1次,连用3天,该方为成年猪一次用量,仔猪需酌情减量使用。

二、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因冠状病毒属的流行性腹泻病毒所引发的一类病毒性腹泻,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冬春等寒冷季节是该病高发季节,1~10日龄的仔猪是流行性腹泻的高发群体,5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患病后症状最重,若患病仔猪没有及时治疗,死亡率超过90%。诱发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因较多,如不重视免疫接种,忽视消毒,遭遇不良应激等,均可导致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临床上,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呕吐和腹泻症状,排泄物呈水样状,食欲变差,剧烈腹泻,极易导致脱水。因病死亡的猪尸体解剖后可发现小肠及肠管出现明显的扩张性病变,内部积聚大量液体,颜色为黄色,小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水肿性病变。猪流行性腹泻实验室诊断时常采用免疫电镜、荧光抗体试验等方式可快速作出判定。

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并没有特效药,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时可皮下注射白细胞干扰素2500国际单位,早晚各1次,连用3~5天;为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肠道痉挛,改善微循环障碍,可后海穴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20毫升,每天1次;为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200毫升;为预防继发感染,可肌内注射庆大霉素0.2毫升/千克,早晚各1次,或肌内注射四环素2.5毫克/千克,早晚各1次。西兽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草药治疗效果更佳,中兽医治疗猪流行性腹泻,应遵循温中散寒、祛湿止泻、清热利湿、调中止泻的原则,取黄连、黄芩各6克,甘草、秦皮各10克,芍药15克,葛根、白头翁、马齿苋各30克,将上述中草药加水2500毫升浸泡半小时,文火煎熬成药液200毫升去渣候温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3~5天。

三、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痢、白痢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也被称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常见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尤其是3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1周龄以上的猪基本不发病。仔猪白痢常见于10~2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虽高,但一般不会死亡。饲养管理粗放,卫生不良会极大增加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临床上,患黄痢的仔猪会排黄色黏液状粪便,有的呈水样状,同时粪便中还夹杂一些凝乳块、气泡。肠道内积聚大量的黄色内容物及气体,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病变,尤其是十二指肠、回肠及空肠最为严重。患白痢的仔猪临床上会排灰白色稀粪,呈糨糊样,散发出浓烈的腥臭味,肠道内滞留一些气体、食糜,肠壁变薄,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出血表现。仔猪黄白痢实验室检验时,可采集病猪的小肠内容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试验,若分离出大肠杆菌,再用血清学方法即可作出诊断。

目前,治疗仔猪黄白痢时,首先需消炎灭菌,可内服痢菌净15毫克/千克,早晚各1次;或内服硫酸庆大霉素10毫克/千克,早晚各1次;或肌内注射乙基环丙沙星5~10毫克/千克,早晚各1次;其次需止泻,可口服鞣酸蛋白3~5克/头;再次需改善肠道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