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评说名嘴:贾平凹:真知灼见评说人情世态1.doc
文件大小:27.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1.7千字
文档摘要

评说名嘴1667字

贾平凹:真知灼见评说人情世态

薛业忠

“戏曲舞台上,演员登场常常背身而出,那肩膀一高一低,那屁股一抖一动,都有戏,你便立即明白这是一个什么角色;赌博桌上,仅看着那一双双参赌人的手,也就知道了这一个赌徒是多么迫不及待,那一个赌徒却早已胸有成竹了。”说这话的是著名作家贾平凹。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棵常青树,被誉为文学“鬼才”。他以一部部作品的面世而享誉文坛,也以他颇具洞察力、幽默感的真知灼见评说人情世态,让人回味无穷。

为买房疯狂,是自己囚自己

针对炒房现象,贾平凹说:“现在有一种怪圈:有房子的,向往没墙没顶的大自然,喜欢野外游览,穿宽鞋、过草地、吃大锅、放响屁;没房子的,走进公厕都在暗自设计,这房子若归我就好了,床放在哪儿好,灶安在哪儿好。其实,睡草铺如果能听到鼾声,绝对比睡在席梦思上辗转不眠好。用不着羡慕和嫉妒他人的千般好,用不着哀叹和怨恨自己的万般苦,也用不着耻笑和贱看别人不如自己。生命的快活并不在于房屋的大与小、多与少。为买房而疯狂,就是自己囚自己,就是‘投案自首’。正所谓:能买来床,却买不来酣睡;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胃口;能买来学位,却买不来学问。房子只要够住就行,何必疯狂地去为自己买个囚室呢?”

炒房这一现象,在作家贾平凹眼里就是一幕生活剧。他先运用鲜活而生动的对比,将生活中的一种怪圈展现出来,语言诙谐而有趣;接着运用巧妙的比喻告诉我们,“睡草铺”只要睡得好,并不一定比“睡席梦思”差,生命的质量不在于房屋的大与小,多与少。最后,运用警戒之语和对比深化,告诉我们为买房而疯狂就是自己囚自己,使这一话题更为独到而有力。

转嫁灾难,是自私和残酷

就各种少儿兴趣班火热现象,贾平凹说:“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宋词,不一定能成为有作为的人;天天往奥数班跑求得解题妙方的,不一定能成为数学家;小小年纪就过了钢琴八级九级,不一定能成为音乐家。社会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是什么神就归什么位。父亲生儿育女,生下来,养活大,施之正常的教育就完成了你的责任。为什么有些家长那么执著呢?他自己活得没有自信了,就将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这种行为就是在转嫁灾难,这是自私和残酷的。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只要交给儿女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的精神,只要有了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每一个生命都会自己发出灿烂的光芒的。”

作家先以排比式语句进行委婉否定,进而告诫家长“施之正常的教育”就可以了;接着刨根子、找原因,归根结底是家长活得没有了自信,于是自私而残酷地转嫁灾难,语言犀利而尖锐;最后是谆谆告诫,儿女的生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只有在做人上和生存技能等方面具备了,每个生命都会健康成长的,语言殷切,理透辞明,很易于家长朋友对照检省。

农村没人了,怎么建设新农村

针对农村文化失落这一沉痛话题,贾平凹说:“有茶杯,必然就有茶碗;有茶碗,必然就有茶座;有茶座,必然就有茶凳子。这是一套秩序。现在有些配不上套了。中国的乡村,现在正在一步步失去它过去积淀而成的秩序。我到老家一些地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基本上没人了,大家都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法肯定是好的,一些措施也是好的。关键是没人了,谁来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乡村能够真正富裕起来、真正文化起来、真正美起来。这样,乡村自然就人丁兴旺了。这草啊,春风一来,它就绿了!”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贾平凹先用一个比喻引申,让我们明白乡村文化也应该有一套秩序,语言生动形象;接着摆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落的乡村图景,乡村文化失落的危险性可见一斑;然后,提出一个美好的设想,只有让乡村富裕、文化、美起来,自然就人丁兴旺;最后,又用一个清新而富有希望的比喻,草唯有借助春风才可葱绿起来,农村文化同样也需要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拂。凝重的话题,文学的阐释,顿时给人一种顿悟之感。

贾平凹也说:“我的内心深处跟这个时代有一条秘密通道紧密相连,不论外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我愿意以忧患的眼光来打量这个时代。”作为作家的贾平凹,始终与时代的脉搏一起律动,运用他的文学语言,让人情百态仿佛长了翅膀,飞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