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气安全知识讲座ppt课件(图文).pptx
文件大小:2.23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规范操作守护安宁

目录contents

触电事故警示

触电事故警示一

据台湾媒体报道,2009年9月26日,高雄凤山中正小学一名学生在学校水池玩水时,不幸触电身亡。

据了解,事发当天,该校六年级学生许同学与弟弟在学校的景观水池玩耍时触电身亡。事故原因初步认定为:水池旁的投射灯疑似漏电。许妈妈得知儿子触电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赶到医院却只能看到儿子的一双鞋。经过10个月的调解,死者家属选择原谅校方,双方和解。当地检方认为,校方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决定起诉学校总务主任。至于惹祸的投射灯,则已经被拆除,水池旁也加了警告标语,希望别再有意外发生。

触电事故警示二

2010年9月26日,湖北襄樊市襄阳县某用户箱变施工单位未经许可搭火,设备已带电的情况下,襄阳县供电公司计量人员组织验收,未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技术措施,强行打开具有带电闭锁功能的高压计量柜门进行检查,查看高压计量装置铭牌时误碰10千伏C相桩头发生触电,导致1人死亡。

业扩报装管理制度及流程执行不到位,用户箱变设备未经验收擅自搭火带电,对用户报装工作流程执行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监控,不了解设备带电情况,造成悲剧。

触电事故警示三

2010年10月14日,北京市通州供电公司作业人员带电处理某10千伏线路10号杆中相绝缘子破损和导线偏移危急缺陷,现场拟定了施工方案和作业步骤,填写电力线路应急抢修单。

作业过程中樊××擅自摘下双手绝缘手套作业,举起右手时误碰遮蔽不严的放电线夹,在带电体(放电线夹带电部分)与接地体(中相立铁)间形成放电回路,导致1人触电死亡。

触电事故警示四

2013年3月7日,福建宁德供电公司营销部组织对用户自建10千伏配电室业扩项目竣工验收,高压进线柜前后柜门均处于打开状态,中置式手车开关在试验位置,下柜PT手车未推入开关柜。

采集运维班工作人员在未确认无电且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入打开状态的10千伏进线开关柜核查二次接线,与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足,线路PT高压侧对其头部及双手放电,造成1人触电死亡。

安全用电常识

购买合格电器

?在购置电器时,务必擦亮双眼,选择带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少劣质电器因选材和工艺不达标,不仅容易损坏,更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而正规产品不仅能保证性能稳定,还能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降低风险。同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如大型商场、品牌专卖店或官方网站,避免从不明来源购买三无产品,从而为安全用电把好第一关。

定期检查线路,排除潜在风险?

电气线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逐渐老化、破损,其绝缘性能也会下降,这大大增加了漏电和短路的风险。因此,定期对家中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十分必要。

检查时,首先查看电线的外观,若发现绝缘层有开裂、变硬、变色等现象,应及时更换。还要检查插座和开关,看是否存在松动、发热的情况。对于隐蔽线路,虽无法直接观察,但可通过定期检测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来间接判断。

许多家庭火灾就是由于线路老化未及时发现而引发的。建议每隔一到两年,邀请专业电工对家中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谨慎使用湿手

水是良好的导体,湿手触摸电器极易引发触电事故。无论是插拔插头,还是操作电器开关,都应保持手部干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习惯在洗完手后未擦干就去触碰电器,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例如,在卫生间使用吹风机时,若手上有水,一旦水流到吹风机的插头上,就可能导致触电。同样,在厨房做饭时,手上沾有水分,也不要去触碰电饭煲、微波炉等电器。为了避免此类危险,可在电器附近放置干毛巾,方便随时擦干手部。

合理使用插排

插排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安全隐患。

首先,要根据插排的额定功率使用,不能过载。一些家庭为了方便,将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插在一个插排上,如电暖器、电烤箱、微波炉等,这会使插排的电流过大,导致插排发热,严重时可能引发火灾

其次,要选择质量合格的插排,避免使用劣质产品。劣质插排的内部结构可能不规范,电线较细,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热现象。在使用插排时,还应注意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易燃物。

触电的危害

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

触电后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下降,各器官功能受损,会使患者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系统受损后,患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免疫系统抑制后,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几率上升。这些额外的疾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下降

触电后身体的各种不适和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无法像以前一样自由地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澡、穿衣、做饭等,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

同时,疼痛、失眠、心理问题等也会使患者感到痛苦和不适,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即使在康复后,患者也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后遗症而受到限制,无法参与自己喜欢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