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文主要是对螺旋榨油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压榨部分,传动部分,机架部分,出油装置及进料装置等的结构设计。其中榨螺和榨笼是榨油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榨螺部分主要有榨螺轴和榨螺调饼头、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栓等组成。榨螺的设计应满足榨螺间的装配要求,榨螺间装配必须严密,用锁紧螺母将其夹紧,防止油饼渗入榨螺孔内,影响榨螺的顺利拆卸。榨笼的榨膛由两部分组成,前段由榨条组成,后段落由榨圈组成。变速箱的设计应注意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传动比及扭矩是否满足工作条件等。
本机适用于榨取菜籽、花生仁、芝麻、棉籽仁、大豆、椰子、茶籽、葵花籽等植物油脂,具有一定的实际研究意义。
关键词:榨油机;花键轴;联轴器;榨笼;变速箱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榨油机设计的要求 2
1.3.1计划阶段 2
1.3.2方案设计阶段 2
1.3.3技术设计阶段 2
1.4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螺旋榨油机的设计计算 4
2.1螺旋榨油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4
2.1.1榨膛的容积比 4
2.1.2电动机的选择 4
2.2榨螺轴的设计计算 4
2.2.1榨螺轴的材料及结构方案的选择 4
2.2.2压缩比的设计与计算 5
2.2.3榨螺轴尺寸 6
2.2.4榨螺齿型 7
2.2.5榨螺轴材料 7
2.3I轴和II轴啮合齿轮计算 7
2.3.1齿轮的选用 7
2.3.2确定小齿轮的齿型参数 7
2.4轴的校核计算 8
2.4.1选材及表面预处理 8
2.4.2轴的结构设计 8
2.5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8
2.5.1键的选择 8
2.5.2键的校核计算 8
第三章螺旋榨油机的机构设计 10
3.1榨螺轴的设计 10
3.2榨笼的构造 10
3.3齿轮箱及进料口的设计 10
3.4调节装置的设计 12
第四章螺旋榨油机的使用安装 13
4.1螺旋榨油机的润滑 13
4.2螺旋榨油机维修保养 13
4.3螺旋榨油的安装 13
4.4螺旋榨油机的使用 14
4.4.1油料的预处理 14
4.4.2压榨前的预热 14
4.4.3压榨油料 15
4.5注意事项 15
第五章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需求量巨大。尽管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位,但与需求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均收入的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多层次化,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加工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提高榨油机的生产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市场上的食用油品种的增多,榨油设备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压榨方式也变的不尽相同,例如物理压榨,化学压榨,还有两者相结合压榨。现在市面上食用油分成浸出油和压榨油两种。浸出油是用化学溶剂浸泡油料,再经过复杂的工艺提炼而成,提炼过程中流失了油品的营养成分,而且有化学溶剂的有毒物质残留,所以不适合大众消费。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油脂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化学浸出法,这种方法具有生产率及出油率高、油品质量好的特点,其缺点是设备庞大、投资高且有少量化学残留等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使用。二是机械压榨法,这种方法具有设备小、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无化学残留等特点,缺点是干饼残油率高、出油效率和生
产效率低。我国农村是个大市场,目前适用于农村的油料加工机械分为动力旋转加工和液压榨油机两大类。但是加工规模相对较小,而城市的大型炼油厂采用浸出法生产,溶剂浸出发展迅速,将逐渐取代机械磨榨,且生产规模日益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
我国目前常用平转式、履带式和罐组式浸出器,近年来又研制出了环形浸出器等新产品。但是精炼机械规模小,间歇式多,应逐步向连续型、自动化型、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粮油精加工技术比较繁多,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控制技术、挤压膨化技术、生物技术、超细粉碎技术等等。其中挤压膨化技术在发达国家用于粮油加工、食品制作、纤维和淀粉降解等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光电控制技术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现代米、面、精油加工必用的高新技术,运用于粮油加工的原料储运、保鲜、质量控制、成品储存和发放的全过程,是粮油加工达到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挤压技术的稳定能使油料品质稳定,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