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冲模和成型模 机加工板 第1部分:冲模机加工板 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341.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3.95千字
文档摘要

《冲模和成型模机加工板第1部分:冲模机加工板》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4〕60号),计

划编T-469,计划项目名称“冲模和成型模机加工板第1部分:冲模机加工板”

进行制定。主要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计划完成时间2026年。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计划下达后,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24年1月9日向各有关单

位发出“模标委[2023]31号《关于征集模具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广泛征集工作组成员单位。

2024年3月上旬,根据企业及各单位报名情况,经秘书处协调确定,成立了由优德精密工业(昆

山)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标准制定工作组。工作组成立后立即确定了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安

排成员对冲模机加工板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和检索了国内

外的技术资料。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并结合工作实际,工作组不断完善标准草

案稿,并于2025年6月6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了本项目的第一次工作组会议。会上,工作组认真

研究讨论了标准的全部内容,并提出了关于冲模机加工板零件、装配和工作性能等具体的修

改方案,提出的主要意见如下:

——范围中原来的“参考”改为“推荐”;

——修改图1中的表面粗糙度和基准A的方向;

——删除第5章中“相应”;

——第6章原来的“一般精密板”、“高精密板”分别改为“普通精度板”“高精度板”。

2025年6月15日牵头起草单位将修改完成的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到模具标委会秘书处。

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6月26日~2025年7月26日):

审查阶段:

报批阶段: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制修订工作中遵循“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兼顾经济性与先进性”的原则,在确

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

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1)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1

2)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版本均为最新版本。

3)为了利于对本标准的理解,本标准适当采用表格、图片和文字表述,尽可能清楚、准

确和简练,保证标准的适用性。

2、标准主要内容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冲模机加工板的尺寸和公差,单位为毫米。本标准给出了冲模机加

工板推荐材料和硬度,并对标记作了规定。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冲模机加工板零件、尺寸、精度等要求,以上这些技术要

求都是冲模机加工板设计、生产、验收等必不可少的要素。

3、解决的主要问题

冲模机加工板是冲模上最基础的标准件之一,在我国有1/3冲模模具产品是为汽车制造

业服务的。在模具下游行业中,汽车制造业模具使用量较大,在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制

造业发达国家,汽车模具行业产值占模具全行业产值的40%以上,在我国有1/3左右的模具

产品是为汽车制造业服务的。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1000至1500多套冲压模具,约

占整车生产所需全部模具产值的40%左右。汽车冲压模具是汽车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其设

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2/3,因此,冲模零件标准化是目前解决冲压模具制约的关

键性要素。

汽车行业正处于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化汽车不断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

对客户对汽车冲压产品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将计算机模拟应用于冲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设计中,提升冲压模具设计制造

水平,提高模具制造质量和加工精度;

2)提高冲压生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向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向发展,提高

生产效率;

3)冲压成形装备紧跟世界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大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力度。

经过行业内多年广泛使用,冲模机加工板尺寸结构基本已经固化下来,并形成行业约定

俗成的尺寸系列,成为目前市场应用的主流结构。其精度也在确保使用精度和生产加工经济

性的博弈中,经过不断沉淀形成了行业共识,普遍能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