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毕业设计(论文)-发电机水冷接头冷挤压模具设计.doc
文件大小:190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1.53万字
文档摘要

目录

TOC\o1-3\h\z\u摘要 3

引言 4

第一章、挤压概述 6

第三章、接头零件挤压工艺方案 9

3.1.工艺分析 9

3.2.工艺方案 10

3.2.1.毛坯重量计算 10

3.2.2.零件挤压工序图 10

3.2.3.零件挤压成形工序 11

3.2.4.坯料形状和尺寸 12

3.3.挤压变形程度校核 12

3.4.挤压吨位计算 12

3.4.1.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因素 12

3.4.2.挤压力的计算 13

3.5.坯料制备 13

3.5.1.坯料制备方法 13

3.5.2.坯料的软化处理 14

3.5.3.坯料的表面处理 14

第四章、挤压设备的选择 16

第五章、挤压模具的结构设计 17

5.1.挤压模具的结构 17

5.1.1.挤压模具的特点 17

5.1.2.挤压模具组成 17

5.2.模具工作部分的设计 18

5.2.1.凸模的设计 18

5.2.2.凹模的设计 19

5.3.顶出装置的设计 20

5.4.导向装置的设计 20

5.5.凸模和凹模的紧固方法 20

5.6.卸料装置的设计 21

第六章、模具装配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摘要

叙述了接头塑性成形的工艺分析,设计冷挤压件,计算毛坯形状及尺寸,验算许可变形程度,计算冷挤压变形力。介绍了发电机冰冷接头冷挤压工艺及模具结构。文中指出了工艺设计在冷挤压生产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冷挤压件的材料选择、形状设计、尺寸设计、许用变形程度及可获得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该件属于浅形杯形件,这是一种结构简单,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常不设导向结构,凸凹同心对正,完全依靠压力机的滑块来保证,利用凸模外套和凹模本身进行导向的模具,称之为自身导向的反挤压模具。这种膜具的导向效果好,常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杯形件的反挤压。若零件孔的深度小于直径的两倍,凸模套可以制成固定形式,否则将凸模设计成带有弹簧的装置的浮动结构,如果设计成有导向机构的,更好。

关键词:接头;冷挤压;工艺计算;模具结构

引言

早在十八世纪冷挤压已在枪弹、铁钉上得到应用。早期冷挤压发展是较缓慢的,直到1944年采用了磷酸盐作为润滑剂,钢的冷挤压工艺达到了实用的地步,冷挤压工艺要求有大批量的产品,所以冷挤压工艺的应用,开始在自行车升,继而在摩托车上得到应用,二次大战以后,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为冷挤压提供了宽广的发展时常。冷挤压工艺才得到了真正的大发展。1973年日本在小轿车上,所使用的冷锻件的数量已达到了一百多件。近年来日本使用冷挤压工艺制造了同步器齿套。可不经冷加工就直接装上了汽车。

我国的情况和国外相似,只是时间上相对晚了很多。70年代我国开始采用冷挤压工艺,并在自行车行业上得到了应用。冷挤压的主要应用市场在摩托车和汽车工业。我国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发展,在摩托上目前有部分零件使用冷挤压工艺。我国的汽车制造厂家目前尚未广泛使用冷挤压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向少、无切削方向发展,挤压件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冷挤压零件设计时根据挤压变形特点,对原产品零件图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具有良好的可挤压性。由此可知,为了生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对冷挤压件图设计的合理性及冷挤压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来进行知识的积累。因此,对于刚从事冷挤压工作的人员来说,势必需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去翻阅资料以及选择工艺分析方法,但是如果把具有相似特征的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案进行归类,采用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方式进行设计,既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又可以积累设计的经验。使设计者快速地掌握冷挤压设计的要领,为以后的新产品的开发打下基础。此外,通过标准化的工艺分析,可以减少重复性的劳动。所以建立一个供设计时调用的标准工艺分析系统,不但可以提高产品的可行性和合理化,而且可以加快产品设计更新的速度,增加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挤压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优质、低消耗的少无切削加工工艺,是将金属毛坯放入模具模腔内,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作用下,迫使金属从模腔中挤出,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挤压件。显然,挤压加工是靠模具来控制金属流动,靠金属体积的大量转移来成形零件的。冷挤压是挤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与此同时,冷挤压模具发展也日益成熟。鉴于其工作条件的恶劣性,冷挤压模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难度也很大。组合分割式模具结构为冷挤压的模具设计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本文设计的课题是发电机冰冷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