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通过对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与背景
(一)1.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转向了交际法。然而,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许多教师在口语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略了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往往过于关注语法正确与否,而忽视了语境的真实性和交际效果。其次,课堂活动的设计缺乏实际意义,学生难以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最后,评价体系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引入
任务型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外语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将语言教学与实际交际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任务型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践尚不充分。
3.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务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交际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此外,任务型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二)1.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为提高初中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提出以下策略:
(1)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交际欲望。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2)注重交际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交际策略,如如何开始对话、如何维持话题、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效果。
(3)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注意事项
(1)任务设计要合理,难度适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度适中的交际任务,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
(2)注重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适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交际技巧。教师在学生完成交际任务后,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交际技巧,提高交际能力。
二、提出问题
(一)1.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任务设计的不足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交际任务的设计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任务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任务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度不高,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难以产生共鸣。最后,任务设计的真实性不足,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难以培养真实的交际能力。
2.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清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主导,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导致学生依赖性过强。有些教师则过于放手,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督,使得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角色定位不清的情况,影响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效果。
3.口语交际评价体系的单一性和不完善
当前的口语交际评价体系存在单一性和不完善的问题。首先,评价标准过于注重语法和发音的正确性,忽略了交际过程中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创造性。其次,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以教师的评分为主,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最后,评价结果未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二)1.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常常面临心理障碍。首先,许多学生由于害羞、紧张或缺乏自信,不敢开口说英语,导致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其次,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可能会担心犯错,过分关注语法和发音的正确性,影响了交际的自然性和流畅性。最后,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
2.缺乏有效的口语交际实践机会
学生在校内的口语交际实践机会有限,这影响了他们的口语能力提升。尽管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口语练习,但这些练习往往局限于课堂内,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此外,学校外的英语环境也相对有限,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到足够的实践机会来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环境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家庭环境中,如果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学生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口语练习。在社会环境中,英语使用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