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经典例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根据所学的热学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B.凡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C.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制冷机可以使温度降到-300摄氏度
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热学知识。在热学中,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自发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热传递时,热量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反之则不能自发进行。制冷机无法使温度降到绝对零度以下。所以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热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关于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向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大于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重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D.弹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重力和弹力的基本概念。重力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A选项物体运动方向不影响重力大小;C选项相互接触的物体还需相互挤压才有弹力;D选项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所以答案选B。
3、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
B.研究人在汽车上所处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斜坡上有无翻倒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天津开往北京的时间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质点概念的应用。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计算汽车从天津开往北京的时间,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对时间计算影响极小可忽略,能看成质点。而A研究通过路标时间、B研究人在车的位置、C研究有无翻倒危险,都与汽车自身大小和形状密切相关,不能视为质点。
4、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D.受到重力和弹力
答案:A
解析:木块沿竖直墙下落,与墙面没有挤压,故没有弹力,更谈不到摩擦力。
故选A。
5、下列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A.油罐车底下挂一条铁链
B.喷漆时让从喷嘴喷出的油漆带上电
C.飞机的轮胎用导电橡胶制作
D.在油库或加油站工作的人员不得穿腈纶衣服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静电现象应用的理解。静电现象在生活和工业中有不同应用。喷漆时让油漆带电,能使油漆更均匀地附着,属于利用静电现象。A选项油罐车挂铁链是导走静电防止危险;C选项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是为了消除静电;D选项不得穿腈纶衣服是避免产生静电引发危险。综上,答案选B。
6、下列生活中常见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电阻为1Ω
B.人体感觉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C.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D.新型火箭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实际情况。人体电阻通常较大,远大于1Ω;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左右,而非37℃;根据安全用电原则,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任何机械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综合这些知识,C选项符合实际。
7、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风扇
B.电暖气
C.电饭煲
D.电池充电器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能的转化形式。在常见家用电器中,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扇叶转动的机械能。电暖气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用于发热,电饭煲也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来煮饭,电池充电器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电池中。所以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电风扇。
8、下列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A.草叶上形成“白霜”
B.草叶上形成“露珠”
C.湖水结冰
D.冰雪消融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在物态变化中,凝固、凝华、液化放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A选项草叶上形成“白霜”是凝华,放热;B选项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液化,放热;C选项湖水结冰是凝固,放热;D选项冰雪消融是熔化,吸热。所以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