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浙江省X女子监狱开展调研,联合监狱狱政管理支队在各监区随机抽取女犯500人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初次服刑人员(下文称“初犯”)290名,有2次及以上服刑经历的人员(下文称为“再犯”)210名。回收问卷494份,有效问卷458份,有效率达91.6%,获取初犯数据253份,再犯数据205份。以205名再犯为研究组,以253名初犯为对照组,调查涉及女犯的人口学特征、犯罪类型、服刑经历、教育改造情况以及出狱后生活、就业、交友等多方面信息,以期探究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预防措施,为降低重新犯罪率提供有益建议。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二)研究方法采取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量化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编制调查问卷,以集中施测、独立填答、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初犯、再犯无差别调查:内容涉及年龄、成长经历、家庭关系、受教育情况、职业、朋友类型等人口学信息;服刑经历、罪名、刑期、悔罪情况、教育改造认可度、警囚关系等刑罚执行信息;出狱后的生活规划、面临的困难、主观心态等再社会化信息。第二部分为再犯调查:涉及犯罪间隔时间,前后服刑经历对比,出监教育开展情况,出狱后的居住、就业、收支、家庭关系,服刑经历影响等信息。问卷数据录入SPSS250做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二、女性再犯的特征与教育改造现状(一)女性再犯的人口学特征1年龄偏大,身体状况患病比例更高。2婚姻状态不稳定,家庭关系较为疏远。3受教育程度更低,青少年时期违法犯罪经历、不良行为比例更高。4无业比例较高,朋友圈杂乱,涉毒、涉赌现象严重。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二、女性再犯的特征与教育改造现状(二)女性再犯的犯罪学特征1罪名主要为毒品类、经济类犯罪,“以贩养吸”情况严重。2首次犯罪年龄偏低,单独犯罪比例偏高,犯罪史更长、独立性更强。3本次服刑刑期较短,犯罪空间大。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二、女性再犯的特征与教育改造现状(三)女性再犯的教育改造情况1服刑感受痛苦度较低,悔罪程度较差。2警囚关系较为融洽,个别谈话开展情况良好,但再犯与管教民警的交流深度低于初犯。3各项教育改造手段与奖惩考核制度认可度好,但再犯将个人困难得不到解决归因于监狱方面的比例更高。4对出狱后的未来生活缺乏规划,易陷入重新犯罪的恶性循环。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三、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分析(一)个人因素1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差,劳动观、价值观扭曲。2第一次服刑期间认罪悔罪不够彻底。3涉毒已深,心瘾难除。已有学者报告,全球毒品戒断率只有9%左右,且女性的心瘾唤醒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的复吸倾向比之男性更严重。根据调查监狱的数据,49.3%的再犯在服刑前有吸毒经历,56.2%再次犯罪为毒品类相关罪名。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三、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分析(二)社会因素1家庭关系受损,认可感、归属感丧失。2“罪友圈”吸附,经不起犯罪引诱。3社会歧视存在,合法就业空间被挤压。4服刑痛苦度低,刑罚威慑力不足。5监狱教育改造针对性不强。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四、针对女性再犯的特殊预防举措(一)监狱层面1强化再犯悔罪教育,增加认罪悔罪心理评估。2细化再犯类型化管理及分级处遇制度,提高监管改造针对性。3加强再犯出监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回归信心。
女性再犯的犯罪原因及特殊预防实证研究四、针对女性再犯的特殊预防举措(二)社会层面1加强毒品打击,建立全社会禁毒防毒体系。2成立出狱人保护协会,加强刑释人员帮扶。3保障农村女性义务教育,拓展补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