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论民事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理论、实践与完善路径.docx
文件大小:38.49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2.38万字
文档摘要

论民事诉讼证据可采性规则:理论、实践与完善路径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石,而证据可采性规则则是决定证据能否进入诉讼程序并被法庭采纳的关键准则,在司法实践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来说,证据可采性规则就是对证据进行筛选和过滤的机制,其目的在于确保进入审判程序的证据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为公正的裁判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可采性的证据,才能够被法庭所接纳,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中发挥作用。倘若缺乏完善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可能会导致大量不相关、不可靠甚至非法的证据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会干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准确判断,还会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