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黄淮实验室招聘博士研究生20人方案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签发与核稿的次序正确的是()。
A.先核后签
B.先核后签再核
C.先签后核
D.先签后核再签
【答案】:A
【解析】签发与核稿的流程是,先由相关人员对文稿进行审核,检查内容、格式等是否符合要求,这一过程即核稿。核稿是为了保证文稿质量,避免出现错误、遗漏或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只有经过认真审核,确认文稿没有问题后,才会由负责人进行签发,赋予文稿正式效力。所以应该是先核后签。
2、()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A.税收政策
B.投资
C.社会保障
D.价格机制
【答案】:C
【解析】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以推动产业扩张和技术创新等,进而带动经济发展。投资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等,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税收政策主要是国家调节经济、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它通过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征税来影响经济活动,但并非直接作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社会保障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的制度安排,重点在于保障社会层面的权益,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和支持作用,而非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价格机制是市场通过价格的波动来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它是市场运行的重要机制,但不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也不能像投资那样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所以答案为投资。
3、“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句话主要强调()。
A.心态可以决定一切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答案】:B
【解析】题干中“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意思是当事情来临时,心里就有所反映,事情过去后,心里就随之归于平静。这表明人的意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出现与消失而相应变化,体现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心态可以决定一切”说法过于绝对,心态对事物有影响,但不能决定一切。题干重点并非强调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未体现这两方面内容。所以该题强调的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公文语言应清晰准确,避免误解。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单位不得实行歧视个体户
B.以上意见如有不当,请即转有关单位执行
C.严禁在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D.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的错误
【答案】:C
【解析】对于该题目,需要判断各个语句是否清晰准确、避免误解。第一个语句存在语病,应表达为“任何单位不得歧视个体户”,原表述有成分残缺问题,表意不清晰。第二个语句逻辑矛盾,“如有不当”和“请即转有关单位执行”相冲突,若意见不当不应直接执行。第三个语句表述清晰明确,准确传达了禁止在未竣工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要求。第四个语句存在否定不当问题,“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应表达为“防止以后再发生这种严重的错误”。所以表述正确的是严禁在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5、()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向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A.债券
B.基金
C.股票
D.期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金融工具概念的理解。债券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发行人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并非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所以不是本题所描述的内容。基金是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间接投资方式,也不属于股份公司所有权凭证,不符合题意。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向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与题目所描述的内容相符。期货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通过签订合约,同意按指定的时间、价格与其他交易条件,交收指定数量的现货,并非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体现,不符合要求。综上,答案是股票。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扶贫开发机构应依托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精准扶贫()。有关部门需协助提供精准扶贫所需信息,扶贫对象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不得隐瞒或虚报。
A.数据库
B.台账
C.档案
D.名单
【答案】:B
【解析】首先来分析题目,题目描述的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扶贫开发机构依托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的某种形式,同时说明了有关部门、扶贫对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