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高频难、易错点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a,b)在直线y=-2x+1上,则2a+b的值为()
A.1
B.2
C.-1
D.-2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点在直线上时坐标的关系。直线方程为y=-2x+1,点A(a,b)在该直线上,所以将点A的坐标代入方程可得b=-2a+1,移项可得2a+b=1。所以答案选A。
2、
A.
B.
C.
D.
答案:B
解析:
3、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A.s=10-60t
B.s=10+60t
C.s=60t
D.s=60t-10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汽车先离开甲站10千米,之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t小时,所以后续行驶的路程为60t千米。总路程s等于初始的10千米加上后续行驶的60t千米,即s=10+60t,故选B。
4、如图所示,圆O上一点C在直径AB上的射影为D,CD=4,BD=8,则AD的长等于()
A.2
B.4
C.6
D.8
答案:A
解析:先利用AB为圆的直径,判断出△ABC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射影定理求得AD,最后根据AB=AD+BD求得AB,则圆的半径可求.
AB为圆的直径,
∴∠ACB=90°
在Rt△ABC中由射影定理可知CD2=BD×AD,
∴16=8×AD,
∴AD=2
5、已知有一山坡水平方向前进了40米,就升高了20米,那么这个山坡的坡度是()
A.1∶2
B.2∶1
C.1∶5
D.5∶1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坡度的计算。坡度等于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已知水平前进40米,升高20米,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为20∶40=1∶2。所以这个山坡的坡度是1∶2。
6、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7、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8、高度每增加1km,气温大约下降6℃,现在地面温度是25℃,某飞机在该地上空6km处,则此时飞机所在高度的气温为()
A.-9℃
B.-11℃
C.9℃
D.11℃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计算。通常高度每增加1km,气温下降6℃。地面温度25℃,飞机在6km高空,下降温度为6×6=36℃,此时飞机所在高度气温为25-36=-11℃,所以答案选B。
9、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0、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11、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2、
A.2
B.-2
C.8
D.-8
答案:C
解析:
13、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14、已知ab且a、b均为正数,则一定有-4a口-4b,“□”中应填的符号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当a、b均为正数且ab时,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负数-4,不等号方向要改变。所以-4a-4b,应选B选项。因为不等式两边同乘负数,不等号方向反转,这是解这类题的关键知识点。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中,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是无规律的
B.在实验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该对象的频率
C.在实验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该对象的频数
D.在实验中,一个对象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该对象的频率就越大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实验中频率和频数概念的理解。在统计学中,频数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频率是频数与总数的比值。选项A中事件发生频率应是有规律的;选项B描述的是频数而非频率;选项D频率大小取决于频数与总数的关系。所以正确的是C选项,即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该对象的频数。
16、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17、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1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