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A.f1=0,f2≠0,f3≠0
B.f1≠0,f2=0,f3=0
C.f1≠0,f2≠0,f3=0
D.f1≠0,f2≠0,f3≠0
答案:C
解析:对a物体分析可知,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a受到b向上的摩擦力f1≠0;再对ab整体分析可知,ab整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b受到P向上的摩擦力f2≠0;对ab及P组成的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此P不受地面的摩擦力,f3=0。故选C。
2、若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CD,则这两条线段上对应点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多于2个
D.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移的性质。平移是指图形沿着一定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其特点是图形上所有点都按照相同方向和距离移动。所以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CD时,两条线段上的对应点是无数个。因为平移会使整个线段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对应的点。
3、下列图形中,不能折成三棱柱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选项C中的两个底面均在上面,因此不能折成三棱柱,其余的图形均可以折成三棱柱.故选:C.
4、下面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
B.物体在斜面上上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
C.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物体重心的理解。物体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汽车卸下货物,整体质量分布改变,重心位置降低。物体在斜面上上滑,其重心相对物体位置不变。有规则几何形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重力一定时,形状变化会导致质量分布改变,重心位置可能改变。所以A选项正确。
5、如图,A、B两物体通过跨过光滑滑轮的细线连在一起,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两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A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
B.A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
C.B受2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
D.B受3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
答案:B
解析:据题知,B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其中绳子的拉力属于弹力;
对于A,由于绳子对A有拉力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趋势,而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地面对A有向左的静摩擦力f,因有摩擦力,所以地面对物体A必定有支持力N,所以物体A一定受到4个力作用:重力Mg、绳子的拉力T、地面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其中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所以有2个弹力.故B正确
6、我国的计算机的研究始于()。
A.二十世纪50年代
B.二十一世纪50年代
C.十八世纪50年代
D.十九世纪50年代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我国计算机研究起始时间的了解。在计算机发展历程中,我国的计算机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二十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涉足计算机领域并逐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其他选项的时间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答案是A选项。
7、在WPS文字中,使用“格式刷”按钮,可以()
A.快速移动文字或段落
B.快速复制文字或段落
C.快速复制文字或段落的格式信息
D.快速删除文字或段落的格式信息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WPS文字中“格式刷”功能的理解。在WPS文字操作中,“格式刷”主要用于复制格式。A选项移动文字或段落并非其功能;B选项复制文字或段落内容不对;D选项删除格式信息也不正确。所以,“格式刷”的作用是快速复制文字或段落的格式信息,答案选C。
8、下列物体的三视图与物体摆放位置无关的是()
A.正方体
B.正四面体
C.正三棱锥
D.球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体三视图的知识。在常见几何体中,球无论如何摆放,其三视图都是全等的圆。而正方体、正四面体、正三棱锥的三视图会因摆放位置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答案选D,因为球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