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关于土木工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4)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和翻译外文专业文献;
(5)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
2.思想政治素质
(1)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身体素质
(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工作特点;
(2)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
三、课程体系
1.公共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大学英语;
(4)体育;
(5)军事理论;
(6)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专业基础课程
(1)高等数学;
(2)大学物理;
(3)工程制图;
(4)材料力学;
(5)结构力学;
(6)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7)工程地质学;
(8)测量学;
(9)计算机应用基础;
(10)CAD软件应用。
3.专业核心课程
(1)土木工程材料;
(2)建筑力学;
(3)建筑结构;
(4)建筑施工技术;
(5)建筑设备;
(6)工程管理;
(7)工程造价;
(8)工程监理;
(9)工程招投标;
(10)工程项目管理。
4.专业选修课程
(1)道路与桥梁工程;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3)岩土工程;
(4)给排水工程;
(5)暖通空调工程;
(6)建筑电气工程;
(7)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8)建筑美学;
(9)建筑法规;
(10)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1)力学实验;
(2)材料力学实验;
(3)结构力学实验;
(4)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实验;
(5)测量学实验;
(6)建筑材料实验;
(7)建筑结构实验;
(8)建筑施工技术实验;
(9)建筑设备实验;
(10)工程管理实验。
2.课程设计
(1)建筑结构设计;
(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预算;
(4)建筑设备设计;
(5)工程造价编制;
(6)工程监理;
(7)工程项目管理。
3.毕业设计(论文)
(1)选题:结合实际工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或施工项目;
(2)设计:根据选题要求,完成设计任务;
(3)论文撰写:对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撰写毕业论文。
4.社会实践
(1)参加暑期社会实践;
(2)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
(3)参加校企合作项目;
(4)参加志愿者活动。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5.实施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六、毕业要求
1.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关于土木工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4.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6.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实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基础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政治思想素质: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2.专业知识与技能: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各类土木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和质量标准。
-具备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专业知识。
-能够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
3.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