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动物园标准规范.docx
文件大小:21.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6.3千字
文档摘要

动物园标准规范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推动动物园的规范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在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及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旨在为动物园从规划筹备至日常运营的全流程提供明确、细致且可操作的指导,确保动物园各方面工作有序开展,为动物创造良好生存环境,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综合性动物园、专类性动物园(如鸟类动物园、爬行类动物园等)、野生动物园、城市公园内的动物展区以及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繁殖研究场所。无论动物园规模大小、经营性质如何,只要涉及动物展示、饲养、管理等相关活动,均应遵循本规范要求。

(三)基本原则

动物福利优先:将保障动物的健康与福利置于首位,从动物的栖息环境、饮食供给、医疗保健、行为需求等多方面出发,为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繁衍的条件,使动物在动物园中能展现自然行为,减少应激反应。

安全第一:高度重视游客、工作人员及动物的安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完善的安全设施配备、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动物园运营过程中的人员与动物安全。

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对动物园的动物饲养、繁殖、疾病防控、展区规划、游客服务等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动物园可持续发展。

科普教育:充分发挥动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利用动物资源与展示设施,通过多样化的科普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知识、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动物保护意识。

二、规划与建设规范

(一)选址

地理与生态条件:优先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透气、阳光充足的区域。避免在地震断裂带、泥石流易发区、洪涝灾害频发区等地质灾害隐患地段建设。同时,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确保动物栖息地环境与动物原生环境的相似度,减少因环境差异对动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对于热带动物展区,应选择在气候相对温暖、光照充足的区域,可通过人工调控手段,营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

周边环境:动物园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防止污染物质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要与居民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动物噪声、气味等对居民生活产生干扰。但也需保证交通便利,便于游客前往,可临近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周边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

土地资源:确保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满足动物园的功能布局需求,包括动物展区、科普教育区、游客活动区、后勤管理区等。土地面积应根据动物园的规模、动物种类与数量、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确定,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二)园区布局

功能分区:

动物展区: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生态类型等进行分类布局,如哺乳动物区、鸟类区、爬行类区、两栖类区等。不同展区之间应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防止动物相互干扰。同时,要考虑游客的游览路线,使游客能够有序、顺畅地参观各个展区。例如,将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展区适当分隔,避免食草动物产生恐惧应激。

科普教育区:设置科普展馆、多媒体教室、户外科普展示区等,用于开展动物科普知识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科普教育区应位置醒目,方便游客前往,且与动物展区有便捷的联系,便于游客在参观动物后及时进行知识学习与深化。

游客活动区:包括休息区、餐饮区、购物区、娱乐区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体验。休息区应合理分布在园区内,设置足够数量的座椅、遮阳避雨设施;餐饮区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购物区可售卖与动物相关的纪念品、科普书籍等;娱乐区可设置一些与动物主题相关的游乐设施,但要确保安全且不影响动物生活。

后勤管理区:涵盖动物饲养管理用房、兽医站、饲料加工车间、仓库、工作人员办公区等。后勤管理区应与动物展区相对隔离,避免对动物造成干扰,同时要有便捷的通道与动物展区相连,便于开展动物饲养、医疗、物资运输等工作。

游览路线规划:设计清晰、合理、流畅的游览路线,避免游客走回头路或造成人流拥堵。游览路线应根据动物展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引导游客依次参观各个展区,同时要设置适当的观景平台、休息点,让游客能够充分欣赏动物、休息放松。游览路线的标识要明确、醒目,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游客提供清晰的指引。在关键节点,如展区入口、交叉路口等,设置导游图、指示牌,方便游客了解园区布局与游览方向。

(三)动物笼舍与展馆设计

笼舍设计原则:

符合动物生活习性:模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环境,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空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例如,为树栖动物设置足够高的栖架、树枝;为穴居动物打造洞穴式居住空间;为水生动物建设符合其水质、水温要求的水池。

安全可靠:笼舍结构要稳固,能承受动物的活动撞击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采用坚固、耐用、无毒、无刺激性的建筑材料,避免动物啃咬损坏或因接触有害物质而受伤。同时,设置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动物逃脱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