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docx
文件大小:16.85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9
总字数:约2.42千字
文档摘要

《城南旧事》导读活动设计

(一)有趣的问题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说到旧事,顾名思义就是从前发生的事情。那这里的城南是指哪里呢?这个故事又是关于谁的故事呢?讲的是一个冒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个伤感的故事呢?是的,我们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往往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读者在阅读一本书时总是会思考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好像,这是一个温馨又伤感的故事。

《城南旧事》是一本以林海音童年居住的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为基础创作的小说集,字里行间充满了追忆童年的温情,带有浓厚的京味儿。

北平是100年前人们对北京的称呼,这本书就是作者林海音对自己童年往事的追忆。

林海音为什么要将自己生活在北平南城的故事写下来呢?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省。192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童年在北京度过,北京成为她精神上的故乡之一。1937年,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1948年11月,回到中国台湾,从事编辑工作,并开始创作。她成立纯文学出版社,创办《纯文学月刊》,发掘鼓励了许多青年作家。著有《冬青树》《烛心》《春风》《晓云》等。1998年,林海音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同年,《城南旧事》获瑞士“蓝眼镜蛇奖”。《城南旧事》一书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2、创作初衷

一本书可以获得这样的荣誉,可见,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林海音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回到我们前面的问题,那林海音为什么要写《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呢?大家翻到我们这本书的“导读”部分,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这部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的刻骨体验和对童年的深情追忆。最初创作《城南旧事》的冲动,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曾谈道:“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林海音想将过去的童年通过这种方式永远地保存下来,这个就是作者写这个故事的初衷。童年的那段日子,对林海音的一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仅是在《城南旧事》中体现出了林海音对北平生活深深的怀念之情,林海音的另一部作品《苦念北平》更加描述出了北平这一地方对林海音成长的重要性,林海音在离开了这一故土之后对它是多么的思念。用她话来说,她就像是一棵树,在北平生活久了之后便生了根。

了解完作者写作的初衷之后,你们想不想知道林海音的童年生活中发生了哪些动人温馨的故事呢?翻开目录,看第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它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一个小序,另外除了后记,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一共记录了五个故事: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播放电影开头1分05秒)缓缓的骆驼队,缓慢的铃声,我们一起走进小英子的童年往事。

内容简介

这五个故事都是以小姑娘英子的成长为主线,一点点铺开。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关维兴先生的水彩画一起来走进《城南旧事》吧!

《惠安馆》这个故事中,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胡同口的惠安馆里住在一个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英子的奶妈宋妈非常厌恶、看不起这个“疯子”。而纯真善良的英子却和秀贞成为了朋友,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她的朋友妞儿的身世与秀贞丢失的孩子极其相似……秀贞能够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吗?

《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中,英子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在《兰姨娘》这个故事中,兰姨娘的命运很悲惨,她先是当歌妓,被人赎了之后又被赶出了家门,寄住在英子家,英子想了一个办法,把兰姨娘介绍给在北京上大学的德先叔,英子能够成为兰姨娘的红娘吗?

《驴打滚儿》这个故事,讲的是一直陪伴英子的宋妈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又为什么叫做《驴打滚儿》呢?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爸爸的花儿落了和“我”的成长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提升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品味《城南旧事》中那种浓浓的离别、成长的味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对于童年的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而童年就是在一次次的告别中流逝。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会不断地告别同学,告别老师,告别童年时的玩伴。

学会告别:英子在童年时候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这些人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英子童年时期帮助英子成长的人,最后都一个个离她而去。而最后一个章节《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里,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文笔来描述自己,亲身经历这场变故时的场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