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文件大小:98.36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6.89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电磁炉是利用涡流加热而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电磁炉适用的锅类是()

A.平底陶瓷锅

B.凹底陶瓷锅

C.平底不锈钢锅

D.凹底不锈钢锅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电磁炉适用锅类的了解。涡流加热原理要求锅具需具备导磁性。不锈钢具有导磁性,而陶瓷不导磁。同时,平底锅能更好地与电磁炉的加热面接触。所以,电磁炉适用平底不锈钢锅。

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仪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知识。在分子物理学中,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C选项正确,因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A选项,固体分子间引力不一定总大于斥力。B选项,气体能充满仪器是因为分子能自由运动,而非斥力大于引力。D选项,分子间引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斥力也减小。综上,C选项符合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变化规律。

3、用等效思想分析变压器电路.如图a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n2,副线圈与阻值为R1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虚线框内部分可等效看成一个电阻R2.这里的等效指当变压器原线圈、电阻R2两端都接到电压为U=220V的交流电源上时,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R2与R1的比值为()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4、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对于歌词里所描述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河岸为参考系时,竹排是静止的

B.以竹排为参考系时,青山是运动的

C.以竹排为参考系时,青山是静止的

D.以竹排为参考系时,坐在竹排上的人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参考系的知识。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很关键。以竹排为参考系,青山相对竹排的位置在改变,所以青山是运动的。A选项,以河岸为参考系,竹排是运动的;C选项,以竹排为参考系,青山是运动而非静止;D选项,以竹排为参考系,坐在竹排上的人与竹排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综上,答案选B。

5、中国选手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100m比赛中,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在这次100m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A.0.1m/s

B.1m/s

C.10m/s

D.100m/s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速度的计算。速度=路程÷时间,100米比赛中,路程为100米,时间约9.83秒。根据公式计算,平均速度约为100÷9.83≈10m/s。选项A、B速度过小,D速度过大,不符合实际,所以答案选C。

6、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电流方向的知识。在电路中,电流是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但在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A选项未考虑金属导体情况;B选项未考虑电源内部;D选项电流有大小和方向,但不符合矢量运算规则,不是矢量。所以选C。

7、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是因为嘴内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

C.三峡电站大坝利用液体压强规律设计成“上窄下宽”

D.气体和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压强相关知识。在正常情况下,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是因为嘴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锅内气压大导致液体沸点升高。三峡大坝“上窄下宽”是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规律。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性使其对各方向都有压强。所以A选项说法不正确。

8、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