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水高专水处理工程教案03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doc
文件大小:1.43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1.03万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2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备课用纸

课程水处理工程(污水)班级给水06-1周次2星期2节次7、808年2月26日

课题

生物处理技术模块

第三章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3.1活性污泥法(1)

教学目的

及重点

难点

1、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2、活性污泥基本概念

教学形式

讲授+(课程实训)活性污泥观察

复习旧课

污水的特点、水处理微生物学有关内容

讲授新课

提纲

(板书)

第三章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一、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二、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3.1活性污泥法(1)

一、基本概念

(一)活性污泥

1、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的组成

3、活性污泥的生物相

4、活性污泥的质量评价指标

(二)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巩固新课

1、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2、活性污泥基本概念

布置作业

参考书教具

排水工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给排水设计手册;活性污泥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

生物处理技术模块

第三章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

一、污水的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实现污水净化的方法。

二、生物处理法的分类

1、按参与处理过程的微生物分类:(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参与处理过程的微生物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主要用于处理城市污水、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法:参与处理过程的微生物以厌氧(缺氧)微生物为主,主要用于处理污泥、高浓度有机废水。

2、按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分类:(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在专门设有空气输入和扩散装置的构筑物(曝气池)内注入生活污水,通过向空气输入和扩散装置池内不断输入分散良好的空气(曝气),如此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在污水中形成一种由大量微生物和悬浮物组成的黄褐色絮凝体,这种易于沉淀、分离,并能使污水得以净化、澄清的絮凝体,因其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而被称为活性污泥,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即是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活性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使污水净化的方法)——自然界水体自净的(强化)模拟。

*生物膜法:使微生物在固体介质表面(滤料或某些载体)生长、繁殖,形成膜状活性污泥(生物膜),当污水与之接触时,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的方法。——自然界土壤自净的(强化)模拟。

3.1活性污泥法(1)

一、基本概念

(一)活性污泥

1、活性污泥:以微生物为主体、具有吸附代谢有机物的生物絮凝体。良好的好氧活性污泥呈黄褐色。

2、活性污泥的组成:①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Ma;②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主要是细菌);③惰性有机物(原污水挟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有机物质)Mi;④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Mii

活性污泥总量:M=Ma+Me+Mi+Mii

挥发性有机物总量:Mv=Ma+Me+Mi

3、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活性污泥微生物微生物是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异种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

(1)细菌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主,多数检测,现已基本判明,可能在活性污泥上形成优势的细菌,主要有: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大肠埃希氏杆菌等。至于哪些种属的细菌在活性污泥中占优势,则又取决于原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如含蛋白质量多的污水有利于产碱杆菌的生长繁殖,而含大量糖类和烃类的污水,则将使假单胞菌得到迅速增殖。这些种属的细菌都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在环境适宣的条件下,它们的世代时间仅为20~30min。它们也都具有较强的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功能。

(2)真菌类:真菌的细胞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种类繁多,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有关的真菌是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菌,这种真菌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但若大量异常的增殖会引发污泥膨胀现象。丝状菌的异常增殖是活性污泥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

(3)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存活的原生动物有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等3类。原生动物的主要摄食对象是细菌,因此,出现在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在种属上和数量上是随处理水的水质和细菌的状态变化而改变的。在活性污泥系统启动的初期,活性污泥尚未得到良好的培育,混合液中游离细菌居多。处理水水质欠佳,此时出现的原生动物,最初为肉足足类(如变形虫)占优势,继之出现的则是游泳型的纤秀虫,如豆形虫、肾形虫、草履虫等。而当活性污泥菌胶团培育成熟,结构良好,活性较强,混合液中的细菌多已‘‘聚居”在活性污泥上,处理水水质良好,此时出现的原生动物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