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II》教学大纲
Wate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II
修订单位: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执笔人:李长波、梁红玉使用年级:06-08级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并与物化法进行比较,了解各自的适用范围、条件及优缺点,初步掌握进一步深入探讨本学科理论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废水处理微生物基础第二节酶及酶反应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第四节废水的可生化性
第五节废水生化处理方法总论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与分类第二节活性污泥法参数
第三节曝气第四节曝气池的构造与设计
第五节运行与管理
第三章生物膜法
第一节基本原理第二节生物滤池
第三节生物转盘第四节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第五节其它形式的生物膜法处理设备
第四章厌氧生化法
第一节厌氧法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厌氧法的工艺和设备第四节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
第五章生物脱氮除磷
第一节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第二节生物除磷原理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生物脱氮除磷组合工艺
第六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第一节污泥的来源与特性第二节污泥调理
第三节浓缩第四节脱水
第五节焚烧第六节综合利用
第七章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第一节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第二节石油化工厂废水处理的一般方法及流程
第三节含油废水的处理第四节炼油厂含酚废水的处理
三、课程教学的教学基本要求
1.对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基本要点和基本理论有系统、深入地理解,基本掌握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条件。
2.能应用本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控制方法对实际的水污染控制问题进行剖析、研究和评价,能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控制方案。
3.配合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能对一般水污染控制设备、设施等进行工艺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
四、课程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由课堂讲授、课外作业、习题课及期末考试等四部分组成。
(一)课堂讲授:58学时
(二)习题课:6学时
(三)考核:理论考试占80%,平时出勤、作业等占20%,给出综合成绩。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有关教师负责出题、阅卷及进行试卷分析。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环境监测》、《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不仅可以加深上述课程理论知识的巩固,还可以扩展专业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实验教学内容及其要求
单设
七、建议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8学时
2
第二章活性污泥法
20学时
3
第三章生物膜法
10学时
4
第四章厌氧生化法
6学时
5
第五章生物脱氮除磷
8学时
6
第六章污泥处理与处置
6学时
7
第七章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6学时
八、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唐受印,戴友芝,汪大翚等.《废水处理工程》.(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1]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2]黄铭荣,胡纪萃.《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顾夏生.《水处理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