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00字:
文/龚晓莉。我们从何而来?将归于何处?目光所及处之外的世
界是什么样子的?正是这些超出我们可靠解释范围的问题产生了宗
教和哲学。《中国哲学简史》认为在千年历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
独略过了中国的原因正是哲学在中国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释了这些
超出认知范围的问题,这些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朴素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于目不识丁的农民而言是实践中的经验也是口口相传的教训。
冯先生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顺序简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司马
谈将先秦学派所分为的六家,讲述了中国古代哲学流派的起源及其思
想。周王室统治涣散时,官员流散民间,不同类别的官员在民间讲学
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史官形成的儒家恪守礼教尊重历史,武官流落民
间变成隐士其兼爱非攻的精神成为了道家的主要精神。由这些学派的
起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哲学思想的根源,寻根溯源,正确地理解与使
用这些哲学思想在任何时代都富有意义。
我们说哲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人生时时面对的选择都会对
命运产生影响。正如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一样,在面对社会的现实与
理想的差距时,孔子会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
义如之何其废之。”,而早期道家甚至不愿以身上一汗毛以济天下,主
1
张保全自己的身体健全和道德高尚拒绝同流合污。你看面对同样的事
情,不同的学派以自己的精神作为根据地据理力争,其中衍生的哲学
思想对后人有无限的启示。
我们今天所流行的一些思想在古代也有论述,虽然不算是主流的
思想,但依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名家所辩名实之说,
衍生了很多的例如“至大无外,读后感.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
一”的思辨和“白马非马”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在西方哲学中
也有类似的说法,可见人类的智慧是共通的,在今天这些思考依然有
其魅力,很多人承前人所究在这些问题上继续钻研。
这本书作为中国哲学史的一个简洁的论述,引起人们对于哲学的
兴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冯友兰先生简洁却深远的文字给予我对
中国哲学的初步认识,使我意识到学习哲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开拓
我思想的深度与广度。学习哲学,了解中国哲学史将是一件终身受益
的事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