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教学B.育人C.管理D.服务
答案:B
2.我国第一个颁布但未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答案:A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
答案:B
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B.班级管理C.教书育人D.教学研究
答案:C
5.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6.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7.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答案:C
8.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活动D.个体因素
答案:D
9.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是在()中规定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10.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A.15世纪末的欧洲B.16世纪的欧洲C.18世纪的欧洲D.19世纪的欧洲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
A.传承文化B.选择文化C.融合文化D.创新文化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答案:ABCD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答案:ABCD
4.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答案:ABCD
5.以下属于教学原则的有()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ABCD
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ABCD
7.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答案:ABCD
8.以下属于班级管理模式的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答案:ABCD
9.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有()
A.主动性B.独立性C.独特性D.体验性E.问题性
答案:ABCDE
10.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
A.专业知识B.专业技能C.专业态度D.专业情意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动物界也存在教育现象。(×)
2.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5.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6.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7.班级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8.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9.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0.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答案: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等。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案: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简述德育的途径。
答案: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设置问题情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等。
2.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