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
答案:C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56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
答案:C
3.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编写教案B.设计教法C.设计板书D.做好备课计划
答案:B
4.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师的教学目标
答案:D
5.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A.发现学习教学法B.探究—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
答案:A
6.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7.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答案:D
8.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答案:B
9.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过程评价模式D.成果评价模式
答案:B
1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
A.传递文化B.选择文化C.交流文化D.创造文化E.更新文化
答案:ABCDE
2.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权威性
答案:ABCD
3.课程计划主要由()组成。
A.学科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E.学周安排
答案:ABCDE
4.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答案:ABE
5.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手段E.教学环境
答案:ABCD
6.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是()
A.场独立与场依存B.独立型和顺从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E.外倾型与内倾型
答案:ACD
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E.练习法
答案:ABCDE
8.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主要有()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制E.复合型学制
答案:ABC
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E.相互利用
答案:ABCD
10.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E.选择功能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答案:错误
2.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答案:错误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答案:正确
4.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对矛盾关系。()
答案:错误
5.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答案:错误
6.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答案:错误
7.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教育不受生产力的影响。()
答案:错误
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答案:错误
9.学习困难学生就是智能不足的学生。()
答案:错误
10.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