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
答案:A
2.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
答案:A
3.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
答案:B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答案:C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了解和研究学生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答案:A
6.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不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B.学校的培养目标C.教师的教学目标D.学生的学习目标
答案:D
7.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答案:C
8.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答案:C
9.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
答案:B
10.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答案:ABC
2.以下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
答案:ABC
3.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有()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材
答案:ABC
4.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
A.讲述B.讲解C.讲读
答案:ABC
5.德育的途径有()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
答案:ABC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
答案:ABC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
答案:ABC
8.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评价功能
答案:ABC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
答案:ABC
10.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答案:×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
3.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
答案:√
4.教学就是智育。()
答案:×
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
答案:×
6.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答案:√
7.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答案:√
8.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答案:×
9.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
答案:×
1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案: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答案:教师应具备道德素养,如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知识素养,涵盖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等;能力素养,包括教学、组织管理等能力;心理素养,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人格。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案: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发展情况。
4.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培养措施。
答案: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班集体核心;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培养正确舆论与良好班风。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创设民主和谐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制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