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求实创造第1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主要内容:
一.我国教育目的现状与培养目标透视
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历史与变革
三.学校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当代重建第2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我国教育目的现状与培养目标透视
教育目的历来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论题,但却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核心问题。一些人认为教育应该应当从其自身出发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识,推理能力以及智力);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应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些人把“个性”和“自治”看作头等重要的东西。有些人相信全面发展;两一些人则重视在有些专门领域取得杰出成绩。还有一些人提成社会的要求,倡导确保为社会提供一支人数众多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一些人强调艺术与文化,另一些人强调人的道德品质。等等教育目的之多无穷无尽。
教育目的不仅见仁见智,而且有从抽象到具体的不同层次。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紧密联系)都有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目的(尽管有时是不自觉的、甚至是盲目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却更容易受到周围最流行和最时髦的教育目的论影响和支配)。不同层次,不同派别的教育目的论既有统一之处,又有尖锐的对立与冲突,其中潜藏着不少思想的陷阱和误区(一旦发现是陷阱,对学生来说则青春已逝,对老师来说则是误人子弟)。
第3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1:某重点中学一语文老师的“入学教育课”
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
湖南省株洲市某重点中学一语文教师竟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将来“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含有这些观点的教研论文《入学教育课》日前竟还获得了2000年株洲市中学语文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记者日前收到一套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在内的举报材料,其中有这位语文教师的获奖论文《入学教育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我又问: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所以,我强调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
记者电话采访了他所教班级的部分同学,他们说:“他差不多就是这样上入学教育课的。”?
株洲市教科所的负责人接到举报后说:“我们鼓励学生自身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但必须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他们表示要以此为教训,今后论文评奖必须把好关,不能再出现类似失误。?
第4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案例2:“中美顶尖高中生对话”
前不久,偶然间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期《对话》节目,节目是邀请中美两国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今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整个节目中的两个环节因为中美学生表现的强烈对比,令人震撼。
●价值取向截然不同
——他们几乎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我们选择了财富和权力。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钱的过分热衷追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孩子的选择清楚地映照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劣根性。
第5页,共2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虚无缥缈与脚踏实地
——我们吟诗弄赋,他们脚踏实地
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