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
12345目录Contents统计调查统计整理频数分布统计图表
第一节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统计调查误差统计调查的种类数据的搜集方法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各个单位的数据并进行登记,取得原始数据的工作过程。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其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调查对象的一部分资料用来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二、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范围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全面调查—(1)普查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是指对所要研究的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计量和登记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它可以为抽样调查或其他调查提供基本数据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全面调查—(2)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统计报表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报表资料的来源建立在基层单位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基层单位也可利用其资料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第二,由于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的,各级领导部门能获得管辖范围内的报表资料,以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第三,由于统计报表是经常性调查,调查项目相对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分析。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2、非全面调查—(1)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法,这里指的是概率抽样,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经济性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2、非全面调查—(2)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总体中选择个别的或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由于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的差别较大,通常不能由重点调查的结果来推算整个调查对象的总体指标。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2、非全面调查—(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总体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借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典型调查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正确选择典型单位。选择典型单位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全面的分析,切忌主观片面性和随意性,它不仅要求调查者有客观的、正确的态度,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一般有以下三种选择典型的方法。一是“解剖麻雀”的方法。二是“划类选典”的方法。三是“抓两头”的方法。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二、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范围连续性调查不连续性调查是否连续统计报表制度专门调查组织形式
三、数据的搜集方法1、访问调查2、邮寄调查3、电话调查4、网络调查5、座谈会
四、统计调查误差调查误差是指调查的数据资料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的偏差。通常将调查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种: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性误差,即在调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引起登记上的差错所造成的误差。代表性的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