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ppt
文件大小:1.72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3.46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足口病的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原学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组16、4、5、7、9、10型柯萨奇病毒B组2、5、13型埃可病毒(ECHOvirus)肠道病毒71型(EV71)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1.粪-口消化道传播2.呼吸道飞沫传播3.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第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季节分布: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见,夏秋季多见。流行方式: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第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特征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第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第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第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第10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1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分期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第1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第1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

第1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3.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第1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4.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第1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检查5.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