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科大水处理课件01绪论.pptx
文件大小:1.7 MB
总页数:80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3.8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绪论;1、人类社会的发展

2、对环境的影响

(1)热带雨林消失

(2)水土流失,沙漠化现象严重

(3)温室效应

(4)臭氧空洞

(5)缓流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环境保护

二、水污染控制的实施步骤

三、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

;一、环境保护;首先:环境规划—水质规划—目标—水质、

水量控制方案

其次:法律—水质标准、排放标准、排污许

可证、用水许可证

然后:工程—生产工艺、污水收集、输送与

处理

管理—监测、排污收费;三、水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一、水圈的定义

二、世界的水资源

1、水资源的概念

2、世界的水资源

3、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

三、水循环

1、水的自然循环

2、水的社会循环;水圈的定义;水资源的概念;世界的水资源;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水的自然循环;图1-1-1水的自然循环;由天然水体通过人类社会的生活、工业等的使用所产生的废水又回到天然水体的过程称为水的社会循环。;;治理废水的迫切性;进行岗位培训的重要性;一、废水的来源

二、废水的性质

(一)、废水的物理性质

(二)、废水的化学性质及组成

1、无机物

2、有机物

3、气体

(三)、废水中的微生物

(四)、工业废水的特征;①水温

②气味

③色度

④悬浮物

⑤流量的变化

;高温废水排入水体后,将使水体水温升高,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危害水生生物的繁殖与生长,称为水体的热污染。

其后果是:饱和溶解氧降低,氧亏量减少,复氧速率减慢;水生生物的耗氧速率加快,加速了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窒息死亡;导致水体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引起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中细菌的繁殖加速,造成给水处理的费用增加;加速藻类的繁殖,从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能判别废水所处条件和处理工艺的运行装况。

如:

新鲜的生活污水——霉味(陈腐味)

含H2S的废水——臭皮蛋味;城市污水,特别是有色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使水体产生色度,引起感官性状的变化。

通常由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产生。

其后果是:使水体色度增加,降低???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妨碍水体的自净作用。;包括漂浮物、可沉物、胶体物、溶解物。;流量的变化;①砂、砾石

②酸、碱及无机盐污染

③硫酸盐和硫化物污染

④重金属污染

⑤氯化物污染

⑥氮、磷污染;砂、砾石;酸、碱及无机盐污染;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当水体缺氧时,硫酸盐可在反硫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硫化氢与S2-,当其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可产生异味,H2S会使水色变黑。;来源于工业废水。

成分:铜、锌、钼、银、汞等。

危害——使水体产生毒性效应;通过生物富集、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后可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水体受氯化物污染后,无机盐含量增高,水味变咸,对金属管道与设备有腐蚀作用,且不宜作为灌溉水。;氮、磷污染;指水体受氮、磷等植物营养素污染后,使缓流水体中的藻类生长加剧,呈胶质状的藻类覆盖水面,色泽暗红,称为“赤潮”或“水华”,隔绝水面与大气间的复氧,加上藻类自身死亡与腐化,消耗溶解氧,使水体溶氧含量迅速降低。藻类堵塞鱼鳃与缺氧,造成鱼类窒息死亡。死亡的藻类与鱼类不断沉积于水体底部,逐渐淤积,最终导致水体演变成沼泽或旱地。

太湖蓝藻事件;组成:

①蛋白质、脂类、糖类、有机酸、醇类等;

②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有机物。;废水中含有:105-106个/ml之间的细菌

200-7000个/L的病毒

寄生虫卵;四、工业废水的特征;水质指标

1、生化需氧量BOD(Bio-ChemicalOxygenDemand)

2、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

3、总有机碳TOC(TotalOrganicCarbon)

4、氮

5、磷

6、固型物

7.其它;对水体产生相同污染的、性质相近的某一类污染物的总称。表征了某一类物质对水体污染的程度。最常用、最基本的指标有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悬浮固体等等。;?定义:在有氧条件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使可以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反映了水体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这一类污染物的含量。

?影响BOD测定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有机物种类、抑制物、驯化情况、微生物接种量等。;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用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