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1《论语》十二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文件大小:86.9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5.37千字
文档摘要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传承文化之根

1.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著书传道,函关初度五千言。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3.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4.尚贤心系文明史,反战思萦亿兆民。5.天地本逍遥哉,齐万物以鲲鹏化;死生诚虚诞矣,系一瓢而江海游。请说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先秦圣贤,并解说判断依据。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

梳理常识作品作者体裁《论语》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语录体《礼记》西汉礼学家戴圣散文《孟子》孟子(战国时邹人)和他的弟子语录体《老子》老子(春秋末期楚国人)散文《庄子》庄周(战国时期宋国)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散文《墨子》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语录体

《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课前文常——1.诸子百家:所处时期:先秦两汉×先秦时期/春秋战国√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学派代表(12家):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文献记载:《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

2.三教九流出处:《云麓漫钞》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阴阳家、道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3.经史子集出处:《新唐书·艺文志一》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4.“六艺”://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②通五经,贯六艺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1.孔子简介名: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春秋末期地: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评: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成就:①开创私人讲学②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五经去乐《论语》//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孔子的主要思想:①孔子的伦理思想——仁②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③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治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含义:论,编撰选择×;语,语言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体裁: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篇章:现存《论语》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世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及门人其后学所著《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语言特点: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内容: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补充文常:四书之首:《大学》五经之首:《易经》七经(东汉):五经+《论语》《孝经》十二经(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孝经》《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周礼》《仪礼》十三经(南宋):十二经+《孟子》“佾”指古时乐舞的行列。每行八人,称为一佾。按照周礼,天子乐舞用八佾(64人),诸侯用六佾(48人),卿大夫用四佾(32人)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敏:勤勉而:表并列就:到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表顺承正:匡正已:同“矣”,句尾语气词,表陈述,相当于“了”孔子认为君子“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君子要安贫乐道,克制物欲,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要做到: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排除干扰)②“敏于事而慎于言”(实践锻炼)③“就有道而正焉”(虚心请教)才算达到“好学”的要求君子应安贫乐道,谨言慎行,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