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3 数学探究活动:得到不可达两点之间的距离.pptx
文件大小:9.41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1.成员与分工

全组共同制定研究计划,商讨并确定数学模型,另分工如下:

刘同学,组长,侧重组织讨论,把握工作方向;

李同学、薛同学、霍同学、方同学侧重信息采集、数据计算及整理;

张同学、樊同学侧重讨论记录、报告撰写.;2.选定的不可达两点的状态描述

以故宫角楼为例,研究一下怎样测量一个底部不能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3.活动方案(包括测量原理、创新点描述等)

如图,设线段AB表示角楼的高,在宫墙外护城河畔的马路边,选位置C对角楼进行测量.设CC′为测量仪器的高,过点C′的水平面与AB相交于点B′.这时由测点C′可测得点A的仰角α的大小.可以发现,在△AB′C′中,三条边的长度都无法测出,因而AB′的长无法求得.;如果移动测量仪CC′至DD′(测量仪高度不变),在△B′C′D′中,可以测出β和γ的大小,又可测得CD的长,则C′D′=CD.

根据正弦定理,;4.活动工具描述(包括自制工具的制作步骤等)

(1)皮尺;

(2)测角仪器.

如图,在量角器的圆心O处打一小孔,下挂一铅锤,

制作了一个简易测角仪.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准楼顶时,

读出铅垂线对应的读数,则此时观察楼顶的仰角度数α=90°-β.;7.活动总结(包括误差分析、活动感受等)

经过实践发现测量结果与实际高度之间存在误差,仔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尽可能减小误差的办法是测量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实际测量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有:

(1)测量工具的问题,例如自己制作的测量角的工具相对比较粗糙,刻度不够精确;

(2)实地环境问题.有时并不能保证AB与BC垂直;

(3)采用的方法计算量大,从而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