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河北省南宫市奋飞中学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7声声慢(1).ppt
文件大小:179.5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经典声声慢李清照知识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品味意境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情感的手法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品味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1.温故知新总结归纳李清照的诗词2.知人论世诗人经历与写作背景齐读诗歌诵读指导把握感情基调:把握语速语调:哀愁,凄惨,悲凉缓慢,深沉,忧伤,凝重★名家评点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明代著名诗词评论家杨慎《词品》高考大纲要求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评点请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分别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加以鉴赏。请分析同样写于秋季的《枫桥夜泊》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考答案:①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西沉的残月,凄惨的乌啼,白茫茫的霜花,冷冷的江水,瑟瑟的秋风,古寺的钟声,漂泊的孤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夜半寒秋图抒发羁旅之愁。②直抒胸臆。通过“客”“愁”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羁旅行役的愁思。课堂检测(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试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分析:两首思乡诗的主题的挖掘是通过对大雁这一意象的鉴赏完成的。布置作业1.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把《声声慢》改写成一篇宋词素描。2.请仿写《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