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16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pptx
文件大小:58.38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1.24千字
文档摘要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在今天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公庙,马来西亚有三宝山,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三宝”是明朝航海家郑和的小名,这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什么用郑和的名字来命名地名和庙宇呢?;;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2.人物及事件:明成祖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3.时间:1405—1433年。

4.次数:七次。;5.到达地区: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6.交往方式:访问当地的首领,与当地居民进行商品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材料介绍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通过阅读材料,可以看到郑和远航规模大、人数多、次数多、分工明确、航海技术先进,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当时明朝国力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造船技术的提高、航海技术的进步供了技术支持;郑和本人的才能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8.意义:

(1)提高了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推动了中外贸易发展;

(2)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3)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

(1)倭国:古代日本;

(2)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

(3)倭患:明朝中期,政治腐败,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2.经过:

(1)南下浙江: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2)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统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

;(3)台州大捷: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4)福建抗倭:进入福建,与广东地区的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消灭当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3.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三、援朝战争

1.周边关系:明朝继承了我国历代王朝处理周边关系的方式。

(1)周边国家向中国纳贡称臣;

(2)和中国进行贸易;

(3)中国对这些周边国家的国王进行册封。

2.援朝战争:

(1)背景: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2)过程:明朝应朝鲜请求,两次出兵援助,都取得了胜利;

(3)影响: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明朝的国力因此也受到削弱;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四、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

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概况: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遇到风浪,买通了广东地方官员,得以在澳门上岸,搭篷建屋,进行贸易。

3.管理: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的管理。;课后活动